“脑卒中的发病等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9月4日,在天津市气象局举行的健康与医学气象服务专家学者对话论坛上,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为“医大二院”)原院长、教授王林说。

近年来,天津市气象局构建“气象-环境-健康”多学科交叉创新机制,牵头搭建“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科技创新平台,打通健康气象“科研-业务-服务-产业应用”链条,开创地探索“气象+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

“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绿镜头·发现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参加健康与医学气象服务专家学者对话论坛 摄影:肖涵

缘起与破冰 17年临床经验解锁气象密码

天津市气象部门将脑卒中作为突破口,打造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拳头产品”,以点带面不断拓展健康气象业务服务范围。

17年前,王林及其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开始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分析气象与脑卒中的关联。之后,天津市气象局与医大二院开始了长达十余载的紧密合作。

2021年2月,市气象局和医大二院共同牵头,联合高校、企业,成立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交叉创新中心”)。交叉创新中心聚焦“气象-环境-健康”研究领域,通过大数据挖掘,重点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气象和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效应、对疾病影响的机制研究,以及疾病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技术与服务产品研发。

“我们依托天津近10年气象资料以及脑卒中发病数据,在国内率先研发出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技术,并于2021年11月正式在天津发布。”天津市气象环境中心主任、交叉创新中心主任韩素芹介绍。

交叉创新中心深度剖析医疗、气象和环境大数据,运用广义相加模型揭示出高影响气象因子对脑卒中发病的独立、滞后及累积效应,遴选了最低气温和变温作为预警指标因子,构建了脑卒中气象风险三级预警指标体系。2024年3月19日,交叉创新中心编制的地方标准《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划分规范》正式实施,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领域迈出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一步。

深耕与践履 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守护生命防线

如何确保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精准触达公众,特别是脑卒中高危人群,成为市气象局与交叉创新中心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6月9日一早,家住河西区陈塘庄街社区的刘桂荣收到了市气象台、交叉创新中心联合发布的脑卒中气象风险橙色预警短信。几分钟后,她又收到了陈塘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韩雪在家庭医生监管群中发出的健康防护建议。

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患者检查身体情况。摄影:张妍

刘桂荣今年68岁了,是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她说:“前些日子特别热,我收到了预警短信和韩大夫的信息,及时调整了生活方式,也增加了测血压的次数。”

在天津市静海区康宁津园养老中心,形成了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高效社区联动机制。

“目前,养老中心大概有1000多名老人,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我们收到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之后,管家会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给老人。同时,健康秘书上门为大家测量血压血糖,实时监测老人们的健康指标。”康宁津园养老中心泊泰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经理刘建楠说。

77岁老人乔丽娟说:“预警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之前经常找王大夫看病。现在一换季,我就主动去做心电图。”

“主动健康”这个词,乔丽娟反复提到。这也是交叉创新中心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提高公众主动健康的意识。

未来,市气象局将持续深耕环境和健康气象领域,加强多科学跨部门协作,打造“气象预警+中医药养生”“气象预警+卫健联动”“气象预警+科普宣传”的大健康服务新模式,为“健康中国”贡献气象智慧。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杨莹 王美丽 张妍 唐颖潇

编辑:颜昕

发布:杨奥清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