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更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当你踏入夹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会发现这里不仅有巧夺天工的水利奇迹,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壮美的自然风光。这里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和自然风光画廊,等待着你去探寻。

一、堰源广场

“堰源”,渠堰取水源头之意。东风堰自修建以来,三次上移取水口,以抵消青衣江河床下切、中泓摆动的影响,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利用。从康熙元年(1662年)龙吼滩引水的毗卢堰,至1900年龙脑沱取水的龙头堰,到1930年石骨坡取水的石骨坡堰,再到1975年至五里渡取水,最终于2008年衔接于千佛岩电站附属的迎江电站尾水的东风堰。在历史进程中,夹江人秉持敬畏自然之心、遵循因势利导治水、注重传承创新并举,做到与传统文化互相尊重、紧密融合,实现了人与水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为我县从农耕文明行进到现代文明的历程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二、天堰庵

天堰庵为石骨坡取水口遗址。1930年,受青衣江河床下切影响,龙头堰已经难以正常引水,时任夹江县县长胡疆容将取水口从龙脑沱上移4.2公里进入千佛岩峡口以上峡谷河段的石骨坡,并在千佛岩坚硬的山岩中开凿了近400米的隧洞。龙头堰扩建后提高水位约7米,引水条件大为改善。

三、龚滩溢流

溢流堰,又称湃缺。在东风堰渠系上设置类似都江堰飞沙堰侧向溢流堰—湃缺来调整水量。1975年,东风堰上移取水口至五里渡,第二年,在总干渠石骨坡处兴建电站,引水流量达51立方米/秒,远大于下游渠系的承受能力及灌溉用水需要。因此,在龚滩设置长68.5米溢流堰,将东风堰满足发电后多余的水量排向青衣江。

四、水文化陈列馆

东风堰水文化陈列馆是东风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的功能核心,建成于 2018年9月,2022年12月完成提升打造。陈列馆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00余平方米,分为泽润生民、禹迹千秋、河润九乡和世遗古堰四个展厅。展示内容包括东风堰历史沿革、工程体系、工程管理、工程文化、价值效益及对夹江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和中国30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相关介绍等。馆内采用音视频、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手段,宣扬古人治水用水智慧,普及东风堰灌溉发展史。

五、穿山堰

1930年冬月,因青衣江河道下切、取水不足,东风堰取水口由龙脑沱上移至石骨坡。渠道途经千佛岩时,为保护唐代摩崖造像、明清题咏刊刻等名胜古迹,堰工们不畏艰险、穿山凿石,面江开凿5段明渠、6段暗渠构成一条近400米的隧洞,潺潺流水从石龛下隐身而过,呈现出“堰向岩心而穿过,未伤千佛之身”的景观。

六、龙脑石

铁石关处青衣江中,有一巨礁宛如龙头出水,顶端双洞犹似鼻孔,县人称为龙脑石。史料记载:“龙鼻耸峙于南,仙掌环绕于北,路当孔道,水陆交冲。”在青衣江的水运时期,龙脑石发挥了重要的导航作用。明代崇祯丙子年(1636年),嘉定知州郭卫宸曾以《江头石》为题赋诗一首:“江头一块石,独立不能移。相彼波流者,谁将砥柱之。而渔纲竞急,以济舟难迟。丈日观其变,疑听其所思。”1900年,毗卢堰将取水口从龙吼滩迁至龙脑石下游100米处的龙脑沱。

七、魁公桥

康熙元年(1662年),陕西三原举人来任夹江县第一任知县。当时的夹江刚结束明末清初的战乱,民生凋敝、渠堰淤废,以致有田畴、无水利。为快速恢复生产,由王士魁主持,委请本地士绅江滨玉督工,倾尽全县之力、动员集中可用的劳动力,于当年冬季在千佛岩峡口出口处的龙吼滩上方,向江中扎百丈竹石长笼,无坝引青衣江水至“谢潭”,分配给“八小、市街”二堰以灌溉县城东南坝区农田。同时,在堰上加建一座便民桥,以便渠堰维护和民众往来,经历代修缮至今址。为铭记王士魁主持建堰修桥的功绩,夹江人将此桥称为“魁公桥”。

八、毗卢阁

毗卢阁位于东风堰前身—毗卢堰取水口遗址。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夹江第一任知县王士魁任职之初,因县城毁于战乱,他主持兴修毗卢堰时暂借毗卢寺梵阁作为办公和栖身之处,留下一段佛教文化与水利建设交融的传奇故事。2022年夏,夹江县利用东风堰防洪节制闸,移植仿建了毗卢阁。毗卢阁共三层,将东风堰历史脉络、工程效益、申遗之路以图片为主的方式进行展示。公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和图片了解东风堰,还可以直观了解闸门启闭运行情况,整个展示厅具有展陈、观景、科普功能。

九、东风堰遗产公园

东风堰遗产公园依托东风堰水利工程而建,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围绕水系破渠成湖,形成服务于周边市民活动的景观公园。公园建有滨水康体休闲区、城市活力运动区、核心生态湿地区、城市形象展示区、综合功能服务区五大景观区,将体育运动、少儿活动设施、老年活动空间、公园绿道及亭廊桥架等作为公园主要景观设施。作为东风堰历史文化的载体,遗产公园将东风堰的发展历程、诗书绘画等方面进行文化展示与传承,成为夹江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十、二郎庙

二郎庙位于夹江县城东南的碧云山上,此处为青衣江要津,有“九盘羊肠”之称,又称为九盘山。在碧云山下,东风堰尾水归流青衣江,号称九盘归流。二郎庙始建年代久远,已不可细考,现存建筑建于清代。其所存道光六年(1826年)重新修建川主祠的碑文记载:“川主祠重建于康熙九年(1670年)”。后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建,现二郎庙所存二郎正殿即此。二郎庙在清代被官方改称川主祠,但民间仍习惯称之为二郎庙,主要祀奉“功在蜀郡,泽沛川民”的治水先贤李冰父子及隋代嘉州太守赵昱。

每一处景点,都彰显着夹江古堰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宝库。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体验到别样的旅游乐趣和人生感悟。

东风堰的魅力源于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属于这里的故事。置身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你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让我们一起探寻夹江古堰的迷人之处,感受这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和自然风光画廊的独特魅力吧!    (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