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单位精简考核为基层减负工作持续进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媒体调研发现,一些“拦路虎”依然存在。

比如,某地卫健部门在2024年的综合考核中,总体赋分超过千分,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着装等内容都纳入了考核指标;有乡镇单经济发展考核就包含6大项30多小项,此外还有环保、国土、林草、住建等各个条线;有的地方,同样的工作内容需要在多个条线系统重复填报,以应对不同考核需要……这些检查相当一部分都依赖材料,该填的、不该填的都得留痕,到头来成了“材料的PK”,也让基层人员忙得团团转。

检查考核,是促进工作、检验成效的“指挥棒”,合理的外在督导也能够倒逼工作深入落实。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考核过多过滥、臃肿繁复,只会徒增基层负担。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每天赶材料,挤占了一线工作的时间。还有些人从中琢磨出“生存之道”,不在实际工作下功夫,忙着编数据、造盆景、搞花架子。若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甚至还因为形式搞得好而加分,也会败坏工作作风,甚或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有基层人员坦言,工作取得成效需要一定时间积累,检查考核不是越频繁越好,更不是越细碎越好。刚安排就检查,刚布置就考核,动不动要看台账,时不时要材料,机械以留痕、汇报评判工作好坏,本质上就是一种懒政思维,也有“甩锅”“卸责”之嫌。上级部门手握“指挥棒”,是权力亦是责任,要督促更要引导。不同工作有不同运行规律,什么时候考核,考核什么内容,哪些指标是必要的,都需要有关部门细致考量,才能精准科学。

评价基层工作干得好不好,光盯着报上来的材料行不通,必须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说到底,检查考核的终极目的,是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的活力,推进工作的贯彻落实。相比在材料里“内卷”,不如进一步优化考核体系,改进评价办法,做好支持工作。比如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同类事项合并进行,让同一份材料填一次即可;再如加强部门协调,对某一地、某一项目进行集中检查,压缩迎检工作时间等等。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无意义的考核该删就删,没必要的检查该减则减,统筹规范检查考核,方能真正考出实绩、考出能力、考出作风。

撰文:田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