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下经济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又一增益点。今年以来,广济镇吉祥村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林下菌菇种植,不断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8月5日上午,记者在广济镇吉祥村高山林下菌类种植示范基地看到,一排排遮阳菌棚错落有致地排列。大棚内,一朵朵平菇和榆黄菇从菌包中“钻”出,个大肉厚、肥硕饱满,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装筐、搬运、分拣,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吉祥村高山林下菌类种植示范基地于今年4月建成投用。目前共种植菌菇55000余袋,包括平菇、姬菇、榆黄菇等品种,一个月前迎来了采收期。”基地负责人刘功浩告诉记者,工人们正在采收第一茬榆黄菇、第二茬平菇和姬菇,平均每天能采收1000多斤,将持续至今年9月底。截至目前,整个基地已经采收各类菌菇3万多斤,主要销往绵竹市区以及绵阳、成都、彭州等地,收益达到9万多元。

据介绍,每年6月到9月,因气候原因,平坝地区不适宜食用菌出菇,市场便会出现缺货状态,需求量大且价格高。而吉祥村山区海拔高差明显,夏季气温保持在10至20摄氏度左右,为食用菌反季节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产业发展形成市场错位竞争力。“吉祥村昼夜温差大,温度湿度适宜,种出来的平菇口感细腻、肉质肥厚,很受市场欢迎。”自从基地的平菇开始采收后,收购商崔天明便成了这里的常客,每次来总要拉走一大车,运往各菜市场和超市销售。

“在市委组织部的推荐下,我们在吉祥村引进了高山林下食用菌种植产业,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了菌菇的品质。同时,菌菇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又可以作为有机肥回馈给林地,促进林木生长。”吉祥村党支部书记谢泽勇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村党支部带头,与玉泉镇菜园子供销社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产共销;与四川天一学院实施职教兴乡共建模式,充分挖掘林下资源,完善高山菌类种植实验中心,探索高山食用菌反季节种植路径。为了让产业红利惠及更多村民,他们还持续采取“党建+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高山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持续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让产业生根发芽、基地更具规模、农户更有收益,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一朵朵长势喜人的食用菌,不仅焕发了林区经济,也解决了吉祥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带动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在基地干活离家近,又凉快,还是很不错的。”家住吉祥村4组的杨运华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基地订单多,她们每天一大早便来采收菌菇,一个月下来挣了3000多元。

近年来,广济镇吉祥村聚焦党建引领“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依托当地适宜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借“绿”生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山林下菌类和中药材育苗种植,逐步完善了林区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修建产业通道16公里,新建提灌站1座,整理林下空间200余亩,为进一步做优做强广济高山农业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