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8月8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淡水鱼创新团队第四轮工作暨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83团第二轮工作推进会在内江举行,针对上轮工作开展情况和下轮工作计划进行了交流。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淡水鱼创新团队、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83团相关专家合影。洪瑜 摄

据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淡水鱼创新团队以“推动四川水产产业发展”为目标,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83团则聚焦“推动内江、眉山两地水产产业发展”。专家组成员涵盖水产养殖、繁育、鱼病防治、营养与饲料、淡水鱼加工与贮藏保险等专业领域。

会议现场。洪瑜 摄

“大家各有所长、协调配合、统筹推进,根本目的是助力四川水产业发展。”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淡水鱼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83团团长杜宗君透露,去年83团每位专家的服务时长均超过30天。

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耿毅作为“双岗位”专家,常年奔走在水产养殖一线,为农户提供疾病防控技术指导。“养殖户只能凭借经验判断鱼病,借助专业知识和仪器设备可以为养殖户‘精准把脉’,有效防控鱼病。希望通过我的专业能力为养殖户减损,为消费者带来安全的水产品。”耿毅说。

内江是水产大市,2023年渔业经济总产值高居全省第二,还是四川省首个水产新品种乌鳢“玉龙1号”的诞生地。“内江水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专家的大力支持,希望未来专家们能继续支持内江水产业的发展。”内江市渔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兆祥表示。“专家非常接地气,打个电话就来了!”内江市水产养殖业主钟喻回忆起专家对他的帮助,言语中透露着感激。

淡水鱼精深加工是淡水鱼养殖产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抓手。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崟自担任“双岗位”专家职务以来,在内江设计并指导新建成2个淡水鱼精深加工厂,目前还有1个正在建设中。“通过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对内江白乌鱼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还将对白乌鱼营养成分进行进一步发掘。”张崟说。

张崟(左一)指导淡水鱼精深加工生产厂房建设。 受访者供图

被誉为“白乌鱼之父”的内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吴俊在上轮工作中,除了为做强白乌鱼产业出谋划策,还对我省稻鱼产业发展贡献良多。他表示,未来将主要研究“稻虾鳅”养殖模式,推动稻渔产业提档升级。

吴俊(右一)等在田间为农户提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导(资料图片)。内江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供图

2024年是四川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一年。扭住产业发展根本,“未来,专家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能力,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力量。”省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