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擦亮‘中国黑鸡之乡’名片,问计中国名鸡产业之路”大型行走调研报道近日启动,本报记者深入广西玉林的山山水水,开展了玉林的“问计”调研,今日推出报道《中国三黄鸡之乡的突围与求变》


接下来,调研报道组将带着问题出发,奔赴全国各地,走访国内“德化黑鸡”“黄山黑鸡”“荆门黑鸡”等其他黑鸡品种,了解全国黑鸡产业发展现状;还将走进“广东清远鸡”“海南文昌鸡”“崇仁麻鸡”“汶上芦花鸡”等国内地方特色鸡产业发展较好的代表区域,一线调研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


我们试图通过行走调研将一个个问号拉直,围绕推动万源黑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产业发展之困、探寻品牌强化之策、问计市场突围之路。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罗敏 文/图/视频

一盘白切鸡就两碟小菜,师徒三人围坐一桌,狼吞虎咽地享用了整整20碗白米饭,这是70年代上映的经典港片《杂家小子》中的一幕。时间线快进到港片黄金时代,总能捕捉到片中人物“狂炫”白切鸡的画面,这背后无不彰显着两广地区“无鸡不成宴”的深厚饮食文化。

而谈及白切鸡,其精髓自然在于精选的食材——三黄鸡。这种以嘴黄、毛黄、脚黄为特征的鸡种,不仅肉质细嫩鲜美,而且皮酥骨软、香味浓郁,堪称白切鸡的经典所在。追寻着这些白切鸡的原料产地,调研组来到了“中国三黄鸡之乡”——广西玉林。


玉林市,地处广西东南部,东邻粤港澳,南接北部湾,是两广地区三黄鸡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官方资料显示,“玉林三黄鸡”养殖始于清光绪年间,1982年活鸡销售数量已达446万羽。

得益于在粤港澳地区的备受推崇,“玉林三黄鸡”声名鹊起,产业发展在世纪之交突飞猛进,玉林也一举成为全国最大、最集中的优质三黄鸡养殖基地。日前,“擦亮‘中国黑鸡之乡’名片,问计中国名鸡产业之路”大型行走调研报道首站走近玉林山水间,挖掘当地三黄鸡产业向上突围的故事,探寻一只鸡如何“搅动”市场风云,看一道菜如何“吃”出一条产业链。

生长在山林间的玉林三黄鸡。

▋龙头集聚,万农共富

论一个好模式的重要性

6月5日下午3点,兴业县大平山镇陈村里大雨渐歇,杨秋英骑着小电驴赶往后山鸡舍。约百平米的鸡舍内,四套层叠式鸡笼一字排开,3000只三黄鸡种鸡的叫声与换气扇的轰鸣声交织,响彻山头,但杨秋英不为所动。

陈村养殖户杨秋英正在给种鸡人工授精。

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给山地养鸡带来不便,但大棚立体笼养鸡的方式使得养殖过程更从容不迫。通过集中饲养,三黄鸡日常喂食、清洁、消毒等工作劳力大大减少,且鸡笼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减少疾病的发生,环保又节能。

今年3月,杨秋英从广西常富有限公司租来一栋鸡舍,成为养户。根据协议,广西常富有限公司将提供鸡舍、种鸡、饲料、疫苗、技术指导,杨秋英负责喂养、人工授精、捡蛋等日常管理工作。

“不管市场行情怎么样,农户的收益都是有保障的。”广西常富有限公司总经理全鼎安说,虽然企业承担了市场、疾病、环境等诸多风险,但却可以提高养户积极性,快速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保证品质。

根据技术人员指导,杨秋英需要在三天内完成所有种鸡的人工授精工作。“我们两个人就能应付过来。”杨秋英一脸轻松。产蛋量直接关系到她一个管理周期的收入,而人工授精可以将产蛋率提高至9成以上。

兴业县大平山镇陈村被称为“广西养鸡第一村”,后山里建有不少鸡舍。

在玉林,像杨秋英一样,选择与企业合作养殖三黄鸡的农户不计其数。这一被称作“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在玉林遍地开花,构筑起玉林三黄鸡养殖体量的基本盘,也是其规模化养殖的底气所在。

实际上,类似的养殖模式,现今在全国各地皆有。但存续时间之久、规模体量之大,玉林可谓走在了全国前列。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繁荣提升了民众生活水平,畜禽肉类需求激增。然而,玉林传统小农户养殖模式因效能低下,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且对地方经济推动有限。

1995年,玉林市政府部门赴广东新兴县学习,深受温氏集团“公司+农户”养鸡模式启发,随即在兴业县石南镇试点,轰轰烈烈揭开了当地养鸡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序幕。

生长在山林间的玉林三黄鸡。

据玉林市水产畜牧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10年鼎盛时期,全市22家种鸡饲养规模在10万-100万羽的企业均推行这一模式,带动了4万农户养鸡。

该生产模式究竟有何魔力,能让“玉林三黄鸡”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且至今旺盛不衰?还与该模式诞生下的这片“土地”密切相关。

玉林市地处丘陵地带,四周群山环绕,植被繁茂,土壤富含硒元素,这为山地和林下的跑鸡提供了丰富的食料,也是当地特色鸡种——三黄鸡能够成功打响市场的品质保障。

如何既能保持原鸡风味,又能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公司+农户”模式恰好兼顾两方面,为产业找到了发展路径。

对企业而言,为了降低用地成本,遵循用地属性,巧妙地借助了广大群众的劳动力和丰富的林地资源。对农户而言,有了企业在技术、设备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无疑少了后顾之忧,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发展积极性。最终,这种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共赢。

陈村后山中的传统鸡舍。

由企业带头、农户积极参与的生产模式让玉林三黄鸡产业快速发展。仅在陈村,便聚集了春茂、桂绿凤等多家市级农牧龙头企业,带动1750名村民从业,年出栏肉鸡974万羽,产值达29220万元。

▋良种先行,市场领航

揭秘产业成功的核心驱动力

玉林市水产畜牧业协会会长庞宏志亲历“玉林三黄鸡”产业发展30余年,见证了行业的起飞与繁荣。在他看来,“公司+农户”模式是玉林三黄鸡打开广阔市场的基础。而要保持产业的持续生命力,还在于对三黄鸡种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黄鸡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以两广、湖北等地居多,为何“玉林三黄鸡”能脱颖而出?这个一直困扰调研报道组的问题,在实地探访中得到解答。

参观祝氏农牧自动化禽畜处理系统和鸡苗雌雄鉴别中心。

“作为种苗企业,没有核心品种是很难生存的。”广西祝氏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祝氏农牧”)行政经理黄志表示,只有培育一个好品种,并将优势做到极致,才能掌握市场话语权。为此,祝氏农牧花费近十年时间选育了三黄鸡新品种“黎村黄鸡”,并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认证。

记者参观祝氏农牧自动化禽畜处理车间。

凭借幼鸡存活率高、用药少,成鸡肉质风味浓、单斤售价比一般品种贵5毛等优势,8年间,“黎村黄鸡”在业内打出名气,年销售鸡苗达到5000万羽,成为该公司综合效益最好的鸡苗品种。

祝氏农牧自动化鸡苗将运送到全国各地。

参观祝氏农牧自动化疫苗注射、切嘴车间。

实际上,通过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玉林4家养鸡龙头企业的5个品种均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认证,其中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参皇养殖集团”)的“参皇鸡1号”是广西首个以三黄鸡为素材的节粮高产型配套系。

记者(右)参观参皇养殖集团禽畜饲料生产车间。

“我们要根据节粮、耐运输等市场需求,培育不同类型的新品种。”参皇养殖集团项目经理陈春婷透露,为加快培育适应市场导向的“参皇鸡”配套新品系,提高三黄鸡品质,集团引进30多名高层次人才,并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每年在遗传选种、动物营养、疫病净化等方面的科研经费投入超过五千万元。

在与全鼎安攀谈中,调研报道组得知一个颇为有趣的小细节。“鸡舍必须保持良好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你看墙边的换气扇,24小时都不能关。”广西常富有限公司在陈村打造的高标准三黄鸡养殖示范基地有20余栋鸡舍,每月产生的用电量在1.5万度左右,电费达到6万元,而这一费用换在2018年之前是10万元。

电费为何少了?全鼎安告诉记者:“协会为我们争取到了农业用电优惠政策,现在每度电只要三毛八。”玉林市水产畜牧业协会上通政府部门,下连养殖企业,20年间致力于为行业解难题、促发展、增效益。“我们应当发挥协会优势,整合力量,促使行业稳步向前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晓菊说。

▋链上升级,破局前行

全产业链的“跃迁进化”

在祝氏农牧孵化中心,一台可同时孵化12万枚鸡蛋的孵化机让调研组大开眼界,而这只是该公司现代化设备的冰山一角。孵化中心建成于2020年,配有恒温孵化、照蛋落盘、禽雏处理、疫苗注射等现代化设备,实现孵化流程数字化、智能化,年生产销售商品鸡苗1.5亿羽,最高日产能达到50万羽。

参观祝氏农牧自动化禽畜处理系统和鸡苗雌雄鉴别中心。

“公司有四个项目争取到三黄鸡产业集群项目资金,这些现代化孵化设备是其中之一。”黄志说,新设备入场后,鸡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他口中的“三黄鸡产业集群项目”为广西三黄鸡产业集群项目,是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玉林是主要建设地之一。

该项目旨在补齐补强玉林三黄鸡产业屠宰加工比率低、集群发展机制不完善等短板。

参皇养殖集团的精深加工产品。

在该项目支持建成的广西三黄鸡品牌展示馆里,展示着参皇养殖集团生产的盐焗鸡、鸡汤、无骨鸡爪等数款三黄鸡精深加工产品,其中包括去年12月底举行的“东方甄选广西行”直播专场活动中热销的冰鲜鸡。产品矩阵丰富的背后,体现的是企业持续提升的精深加工能力、冷链配送能力。

玉州区三黄鸡品牌展示馆。

“2007年集团就将三黄鸡精深加工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但一直没找合适的地块建厂房。直到产业集群项目提出来后,才拿到用地。”陈春婷介绍,参皇养殖集团一直以肉鸡养殖为核心产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现已建成屠宰1亿羽肉鸡生产线,正在建设年产预制菜1万吨的精深加工车间。

目前玉林三黄鸡活鸡市价在10元/斤左右,但一盒350克重的鸡汤售价可达12元以上、一袋1100克重的冰鲜鸡售价更是高达百余元。“大家都售卖活鸡,产业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风险也高。”庞宏志介绍,目前协会20余家企业中,有6家养殖企业正在筹划家禽产品深加工,计划年加工量可达9000万羽以上。

相关阅读:记者手记

问计!旧院黑鸡→中国名鸡 | 记者手记:“人和”是玉林三黄鸡“长大”的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