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初夏时节,在南充市顺庆区芦溪镇,一个4700多亩的标准柑橘园绿意葱茏,一个个青涩的柑橘幼果早已悄然坐上枝头,展示蓬勃生机。

初夏时节,幼果已坐上枝头。

谁也想不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标准柑橘园,1年多前竟然因管理不善而落入半荒废境地。恰在此时,当地农业科技人员精心编制的一张张科技“明白纸”如及时雨般“送进”果园深处,帮助果园重现生机。

重焕生机的标准柑橘园。

▲规模橘园半荒废  

接盘公司搬救兵

“今年3月,我们将130多亩不抗冻害的沃柑树都高改嫁接成了金秋砂糖橘,到目前的成活率超90%,这比通常的高改成活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5月24日,南充顺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管理人员谢人宇高兴地说,“这多亏了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果树所科技人员及时给了我们建议,让我们从川渝柑桔种业园购进了7000多株金秋砂糖橘穗条,这些穗条都是纯正的脱毒穗条,从而确保高改有了很高的成活率。”

谢人宇甚是感慨。据他介绍,这片标准柑橘园跨龙南山村和油竹山村,此前业主因柑橘园面积实在太大,没隔两三年,就因经营不善而跑了路。不得已之下,后由村集体代管。去年4月,作为国有企业的南充顺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临危受命接管了柑橘园。刚接手时,柑橘园里沃柑树的枝条已基本被冻死,煤烟病、红蜘蛛等病虫害肆虐,大多柑橘树的枝条上也都长起了青苔,柑橘园已处于半荒废状态。

谢人宇说:“我们公司之前也没有管理过柑橘园,缺乏柑橘园管理经验和技术。于是,我们一接手就邀请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果树所科技人员为我们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柑橘园才一步一步有了起色。”

▲“明白纸”分类指导  

昔日橘园重现活力

谢人宇印象深刻的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果树所专门为他们建了一个“晚熟柑橘管护群”,科技人员与他们随时交流。“我们的管理人员在现场遇到病虫危害等生产上的问题,就拍照发到群里,专家就会及时解答。而且,专家们针对各个关键的生产季节,精心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形成一张张科技‘明白纸’对我们进行指导。”谢人宇说。

重焕生机的标准柑橘园。

除在微信群答疑解惑之外,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果树所农艺师何发说,在现场技术指导时发现,该柑橘园的耙耙柑存在大小年严重、沃柑不抗冻、坐果不稳等问题,“这些都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

针对此,南充市农科院果树所专家很快拿出了方案。首先,将4700多亩柑橘园划分为核心区、重点区、非重点区等3大区域,核心区进行精细化管理,要能挣钱;重点区确保能经营起走、不亏钱;非重点区确保果树不死,能正常生长。其次,在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时节,编制简明扼要的技术方案表格,形成浅显易懂的一张张科技“明白纸”电子版,推送到微信群及时指导。

重焕生机的标准柑橘园。

今年以来,该果树所专家还指导公司将几百亩易受冻害的沃柑选用早熟的、高纯度的金秋砂糖橘脱毒穗条高改嫁接,以避开冻害影响;受大小年影响较大的耙耙柑也将逐步更换为更稳产的品种。

在专家的指导下,这4700多亩标准柑橘园在去年秋季就重焕生机。谢人宇说:“仅去年11月至12月,我们核心区的400多亩金秋砂糖橘就卖了100多万元,比村集体代管时期全部柑橘园所卖柑橘50万元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