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俊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是四川统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部署。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把“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一,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破除城乡区域二元结构,更加注重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

区域协调就是推动优势地区领先发展、生态功能区更好保护、欠发达地区加快追赶,补齐区域发展突出短板,构建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布局,实现区域协同优化、繁荣共兴;城乡融合就是以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区域协调重在全域协同联动、在缩小地区差距中同步实现现代化,城乡融合重在重构城乡关系、在缩小城乡差距中塑造良好发展生态。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相互赋能,共同构筑高质量协调发展新格局。

从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的内涵要义上看,在战略目标、内容举措、重难点区域、参与主体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统一性。破解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都是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二者具有目标契合相通性。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涵盖了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多重领域,具有内容举措的“同质性”“共融性”。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在治理主体上也具有一致性,党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都需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共同参与城乡与区域均衡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在重难点区域上高度耦合,欠发达地区不仅是区域共兴的突出短板,还存在更为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的共同难点。同时,县域作为连接乡村与大中城市的关键纽带,打通了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的壁垒,是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从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的逻辑关系看,是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的关系。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就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区域协调本质上是基于地域分工和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在大经济区和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大中城市对广大乡村的辐射效应会有力带动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活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就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融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一个区域内的城乡要素需要开放流动和融合发展,而且还有跨区域的城乡要素开放流动和融合发展,这两方面的城乡融合为区域协调提供了有力支撑。四川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部分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仍较缓慢,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短板,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也更为突出,以城乡融合为突破口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有助于补齐区域共富的“最后一公里”。

四川各地的实践表明,区域协调水平提高和城乡融合水平提高是高度同步共振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程度同样较高,如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城乡二元结构更为明显,如盆周山区。同时,成都平原等发达地区与盆周山区、民族地区等不发达地区发展差距大、协调程度差,也同时体现出地理上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的特征。

做好战略布局,不断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统筹推进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是涉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做好战略布局,搞好统筹协调,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力求取得更大突破。

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充分考虑四川地域广阔、不同地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差异,重在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更好更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优势地区领先发展,补齐区域发展突出短板,构建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都市圈引领、增长极带动、全域联动、竞相赶超的区域共兴发展新格局:一是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牵引和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动力强劲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全力塑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扎实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强成都与其他市(州)的交流合作,强化成都都市圈的区域带动力。二是坚持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支持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增强绵阳、宜宾一泸州、南充—达州、乐山的发展能级,发挥次级增长中心的辐射带动力。三是推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五大片区特色发展,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促的区域布局。四是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支持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发挥本地具有特色的后发优势,推动振兴发展。五是认真落实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政策措施,推动欠发达县域补齐短板、加快追赶。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工作思路,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着力重点,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可及性,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其着力重点是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其着力重点是围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接续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农房建设质量监管和风貌提升,建设体现巴风蜀韵的特色农居和美丽乡村;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两个核心关键,必须抓住这两个核心关键协同推进。一方面,要围绕形成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新格局,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实现土地要素平等交换;制定更加有力的激励政策,吸引城市人才、资本、技术下乡入乡和农民工返乡;健全乡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建立合作共赢和融合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完备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按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增强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县域在空间范围、行政权能、功能结构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县域既可以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底部基础,又可以成为城乡融合的基本单元。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和重要切入点、落脚点,加快形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乡融合率先协同推进的新局面。只有把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进一步延伸到以县域为重要阵地,才能实现更深层次、更具活力的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为此,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把更多资源、资金、项目向县城倾斜,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做强县城产业支撑,鼓励县城吸纳更多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要以县域为突破口率先破除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充分发挥和大力提升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近年来,四川县域经济呈现较快发展之势,涌现了一批县域经济强县,但规模小、实力弱、不平衡的特征仍很明显,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仍是四川与发达省份的最大差距所在,必须把加快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构筑区域经济扎实的底部基础。要深化扩权强县改革,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动差异化发展,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梯队。培育和壮大产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立足于县域资源禀赋优势,以市场为指向优化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工业强县、制造业先进县。要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县城有序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布局建设专业化配套生产基地。要加快发展县域生产性服务业,提质扩容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