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亚飞

6月2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暨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

从街头巷尾到座谈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不仅点赞“高颜值”,也注重“看门道”,积极分享城市管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探索成效。

漫步街头巷尾  品味城市美颜

走出抚琴地铁口,只见四面古意十足的墙上,大写着“抚琴”二字,旁侧的两排诗句“人间烟火情,最抚凡人心”,勾勒出这一片区的鲜明特质。

抚琴街道西南街片区是成都市“最美街区”之一,让不少参会代表讶异的是,眼前面貌整洁一新,功能复合多元的西南街,过去却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稀烂街”。

金牛区西南街片区

处于成都市中心的西南街社区是30余年的老社区,因建成较久,片区建筑老化、配套设施不足,生活环境脏乱差,各类矛盾纠纷纷繁复杂。西南街社区党委书记罗雅爱介绍,西南街片区在老旧院落改造的过程中,保持老西门的烟火气,在现有基础上做精细设计,改风貌、整道路、规范院落,使烟火气和文化味相融合。 经过改造后,这里不仅保留了老成都城市记忆,还释放了产业空间1200平方米,丰富了社区商业形态,形成了吃、住、游全链条消费场景。

走进温江区的社学巷,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前半段为新式建筑和网红店铺,后半段多为老式建筑和居民楼,潮流和复古在这里共生。

温江区社学巷

不少参会代表举起手机,拍个不停。旋转楼梯、logo墙面……社学巷移步换景,各处都是精心设计的打卡景观。社学巷毗邻温江的千年文庙,是一条百年老巷。温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社学巷的升级改造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其文化基因,坚持“建新有旧、以存其真”,同时配套建设文化艺术展示馆、名人历史馆、匠人工坊等,将文庙国学参访、社区非遗研学、片区治理参访串联起来,探索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一处处小改善,汇聚起城市大变化。“美丽街区,让城市开启了美颜模式。”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无处不在的美学运用,扮靓了街区颜值,更丰富了治理内涵。

交流学习互鉴  从细节改变城市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于管理。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让细节嬗变推动城市质变。

作为“东道主”的成都,分享了“三美”打造机制。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李伟介绍,近年来,成都以街角为点,塑造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小而洁的“美丽街角”1078个;以街巷为线,有机结合街巷商业业态、历史文脉、乡愁记忆等环境特点,完成53条“美丽街巷”改造;以街区为片,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建成抚琴西南街等“美丽街区”34个。“通过家门口的微升级,推动居民幸福指数大提升、城市品牌增能级。”

与会代表现场调研

成效背后,是机制体制的健全完善。李伟分享到,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为破解打造中易出现的“九龙治水”“上冷下热”等问题,坚持市区街三级联动,理顺条块和市、区、街职责分工。

具体来说,市级部门定标准建机制,构建了1个地方标准、2个引导手册、1个技术导则、6大类建设标准的“1+2+1+6”“三美”打造标准体系,建立多部门联合评审、季度拉练、半年评价、年底验收、资金奖补工作制度;区级制方案抓项目,区(市)县整合资源,建立精细化管理项目库,制定打造方案,明确打造完成点位的运维单位,确保全要素整体设计、一体推进、闭环管理;街道抓常态保质效,通过“管理+服务+运营”,及时发现处置街面治理短板弱项,常态保持精细管理水平。

各地也纷纷亮实招,晒干货。无锡市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城市家具主题展示区,展示了照明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道路附属设施、公共卫生服务设施、信息设施等49类“城市家具”,展现了“拟家化”的城市开放空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奠定基础;开封市着力提升城市温度,在300所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设立育人服务岗,每日出动城管执法、环卫保洁、社区监管人员900余人次,清理校园周边环境,负责校园周边秩序; 宁波市紧抓市民呼声强烈的“行走难”问题,打造“最美上学路”“放心菜市路”“暖心健康路”“温暖回家路”等各类惠民路。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