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说省情,拆解看门道。今天的“省情”说的虽然不是四川,但于四川却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前不久,四川日报全媒体开展了“寻链•新质生产力十城演义”大型调研,走进位于十个城市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这些“国家队”取经,看他们是怎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今天的“省情”将从三个关键词切入,从三个维度进行拆解。

王眉灵(“省情研究所”副所长)说:

“新技术”——一张网如何撬动千亿产业?

新质生产力,核心在新。这次,在无锡探访物联网集群,我深刻地感受到,为什么说“颠覆性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无锡是中国物联网的发轫之地。10多年前,物联网的产业应用在全国都是一片荒漠,无锡瞄准这个新兴产业赛道,坚持走下去,不断技术创新,扩大应用场景,把整座城市都变成了一个大型的试验场,物联网应用覆盖了300多个细分行业,可以说处处皆“新”,产业生态已成为茂密森林。无锡还牵头、参与制订了近百项行业标准,让带有“无锡”标记的物联网创新应用项目走进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座城市。

新技术催生的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发展赋能。现在,无锡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已经集聚了3000多家企业,其中,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就有70多家。集群产业规模已超过4300亿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新技术还引发了技术创新的“簇群”,形成极强带动效应。比如,工业互联网这个细分赛道,还带动了应用场景内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蓬勃生长。2023年,无锡物联网产业带动的数字经济产业已经超过了7000亿元。

无锡的“新”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张守帅(“省情研究所”所长)说:

“新配置”——一块地怎么科学供应?

我从“新配置”这个维度进行拆解。不同的要素配置有不同的效果,不好的配置(错配、低效配),带来的是堵点、痛点、难点。

比如,近年来工业用地供应愈发趋紧,优先保障谁才是公平和高效的?我们这次到乐清市发现一个新探索,叫做“数据得地”。

当地围绕企业成长、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质量建设、转型升级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根据赋分排名情况,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优质企业和项目倾斜集聚,用客观的数据替代干部的拍板,从而让“不找书记亮数据、不找市长找市场”变为现实,促好企业、好项目专注于深耕产业领域。

我们在沈阳采访了一家名叫沈阳机器人集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它引进了120名由研发人员转型的项目经理,去发掘有重大突破的可以市场转化的项目,相当于聘用一批专业“厨师”当美食“向导”,让一批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些都说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也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李欣忆(“省情研究所”副所长)说:

“新转型”——一杯牛奶如何“新质”?

在我们此行选择的十个城市、十条产业链中,呼和浩特市乳制品集群很特别。传统的乳业,怎么能够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这就是我要拆解的维度“新转型”。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之一。我们在呼和浩特,看到了一杯牛奶可以达到的极限制造能力。

在奶源环节,牧场已经相当智能化。经过训练的奶牛,自动排队走上转盘,随盘转动,平均8分钟就可完成一次自动挤奶。牧场广泛使用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实现“无人化”养牛。

在无人牛奶工厂,全球最高速的灌装机,每小时有4万包、平均1秒钟11包牛奶被灌装;进去的是硬纸,出来的是装满牛奶的牛奶盒,紧接着库卡机械手、AGV无人驾驶小车和高空输送链等设备把这些牛奶盒自动打包入库……

站在这样的工厂,看着像一条条牛奶瀑布一样高速流动的生产线,你真的会对如今中国的极限制造能力产生最直观的感受。而呼和浩特也将全球最智能的牛奶工厂向公众开放,开园半年多时间,已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营收约1800万元。

一杯“新质”的牛奶告诉我们,新质生产力不光是新兴产业的壮大、未来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焕新”也可以很“新质”。

撰稿/主播 张守帅 李欣忆 王眉灵

编导 陈旻翔 赵丹

摄影 陈旻翔 黄潇

剪辑包装美术 朱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