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徐

就是在2018年吐槽记者节

不放假

不补休

不发钱的小徐



五年过去了

节日福利一项没落实

而我还在写记者节策划

甚至,还没有对象



不过今年

报社给我发了一对象



搞错了,再来

报社给我发了一对象

——AI小徐



这也太像了吧!

简直和我的美貌如出一辙

以下是我和AI小徐的“灵魂交流”

↓↓



(点击播放视频)

自从遇到AI小徐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当我油头垢面还被要求出镜时

当我出差途中被疯狂催更时

当我抓不齐摄影师、剪辑师的工作团队时

AI小徐如那手持魔法棒的仙女翩翩而来

对我说

“别担心,我会出手”




我只需要发她一段音频

她分分钟生成我的出镜视频

妆造、布景、拍摄、剪辑?

直接pass掉数项人力

(领导狂喜)

嘴型、表情高度一致

动作、神态高度还原

自从有了她

我的工作就仿佛开了“外挂”!


办公室再也不用备成箱的化妆品

看起来像摸鱼


柜子里再也不用备成套的西装

看起来像装X


工位上再也不用备成堆的道具和设备

看起来像垃圾场


出差再也不用担心断更

看起来像高产UP主


“996”“007”

在她面前都要俯首称臣

AI小徐可以“5+2”ד白+黑”

——领导满意地笑了


我的稿分因为她在猛增

我的工资……这一趴跳过哈




这样的“劳模”

咱们报社还有很多

9月15日

川观新闻20名数字记者正式“上岗”

记者和数字分身们“强强联手”

打造了一批精彩栏目



第二批20名数字记者也于近期“诞生”

与大家见面



听说

总编辑数字分身正在“岗前培训”阶段

是不是意味着

AI小徐可以找他发工资?




当然呢

有人说

数字记者肯定不能完全替代记者本身

他们没有训练素材以外的其他动作

缺乏灵性


他们清一色的职业穿搭

与时尚绝缘

他们没有真正的情感和意识

像冷冰冰的机器


但是,我相信

技术一定会进步

未来的数字孪生小徐一定会更加聪明得体

灵动自然



数字分身接收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未来的新闻行业

将拥有更多的赛博人才



未来,人和机器共生共创

将是新的常态,也是新的能力


用咱们总编辑的话说

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要处于中心引领位置

处于驱动引擎位置

才不会被机器所替代


而我可以更专注我记者的本职和主责

在更前沿的领域

更鲜活的现场

进行更实时地采集

更深入地探讨

更方便地休(xiang)息(qin)



不会真有人老老实实写记者节策划吧?

本文案的写作中

生成式人工智能亦有微小贡献


最后,祝我和我的AI同事们

节日快乐鸭!



策划:钟莉

监制:赖永强

统筹:张运骄 马艳琳

主创:王帅 徐莉莎 吕紫倩  

技术支持:沈停 李蕾 卢春阳

摄像组:吴枫 蒋健奇 古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