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全

艺术作品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历史意象表达,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图像是历史叙事的重要元素,具有文献性、记录性与审美性的重要意义。作为2019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普及项目)《四川红色经典版画赏析图文读本》优秀结项成果,西南民族大学付业君、蒋鹏所著的《四川经典红色版画艺术》,聚焦四川、重庆的红色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通过专业化的经典版画解读,用红色版画研究重温中国革命与民族复兴的历程,对传播红色文化基因及红色版画艺术都有积极意义。

作为复制印刷功能的中国传统版画,与四川自古就有不解之缘。

《册府元龟》159卷中记载:“太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东川节度使冯宿奏:准敕禁断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新历,其印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故命禁之。”可见,唐代四川民间印刷已经较为发达。

1944年,在成都东门望江附近唐墓出土的银手镯中,发现有“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字样的陀罗尼经。

宋代,四川眉山亦是当时4个印刷中心之一。5000余卷的中国第一部官印佛教经典总集《开宝藏》,也于北宋初年在成都刻板开印,历时12年,集良工刻成13万张板片。四川各地都产木版年画,其中形成规模的是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

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个艺术种类能像现代中国版画那样,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民族独立的文化武器而存在。自1931年8月鲁迅先生启蒙的新兴木刻始,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兴起,版画艺术充满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物质极度匮乏的艰苦岁月里,版画利用自身便捷性与复制性的优势,发挥强大的宣传和感召力,为中华民族团结与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进入建设时期,李少言、牛文、丰中铁、江敉等一大批版画家聚集四川,加上李焕民、江碧波、徐匡、吴凡、阿鸽、吴强年、其加达瓦、吕树中、彦冰、邹昌义等版画家的合力,使四川版画艺术创作不仅形成了团队创作的传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一支艺术力量,创作了《当和平解放西藏的喜讯传到康藏草原的时候》《主人》《换了人间》《草地诗篇》《破路》《大江东去》《初踏黄金路》《蒲公英》等大量经典作品。

后续的武海成、甘庭俭、徐仲偶、康宁、钟长青、戚序、戴政生、邝明惠、马力平等新一代艺术家,将四川版画艺术叙事的题材扩展到西南地区重大建设、民族、民间、军旅、工业等更加丰富的领域,创作了《少女与羊》《土地》《高原汽车兵》《生死不离》等精品力作,创造了另一个艺术高峰。

在这场烽火相传的艺术传承中,贺思恩、李川、刘承川、韦嘉、付业君、肖力、蒋鹏、付继红、舒莎等高校青年教师在不断创新中,探寻当代文化语境红色版画的延续与辉煌,他们不仅创作新时代新风貌的作品,还通过课堂教学、艺术基金人才培养等各种机遇,不断扩展版画创作基层人才的基石。

2023年8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经典红色版画艺术》,记录了四川红色版画的辉煌历史,精选了部分经历过革命洗礼和新中国建立与建设的版画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还精选了至今活跃在艺坛上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都生活在四川,由于他们的聚集,让四川在中国红色版画艺术地图上成为不能忽视的重要一块。

《四川经典红色版画艺术》的出版,不仅践行了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作品传播的使命,还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本书用中英文双语的方式表述,能更好地让世界了解四川的红色版画,是适合国内外读者群体研读的优秀艺术公共教育读本。期望两位作者继续研究前进中的红色版画艺术,构建更宽广的中华民族历史艺术叙事的版画图景。

作者简介


刘兴全,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