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周颖昳

近日,由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培育的新品种天府黑猪,正式获得“国审猪”新品种证书,开始面向全国大规模推广。

这是四川首个以本土地方猪遗传资源为主要育种素材培育的国审猪品种,由邛崃市嘉林生态农场和四川农业大学共同培育而成,融合了四川本地成华猪种和英国引进品种巴克夏猪的基因,是地道的“中英混血”。

天府黑猪育种团队成员。受访者供图

“天府黑猪通过国家审定只是一个起点,值得鼓励,但我们更要看到差距,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6月29日,记者来到四川农业大学对话天府黑猪培育团队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姜延志。他表示,天府黑猪获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这张“纸”用好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用不好,就只是一张纸。

这背后,天府黑猪这张“纸”如何获得?未来又该如何用好?

猪种资源大省,为何选育“天府黑猪”?

作为猪种资源大省,四川拥有内江猪、成华猪、雅南猪等7个地方猪种。其中,成华猪作为我国著名的地方猪种之一,其中心产区位于成都平原,距今已有2000年的饲养历史。因其具有肉质优良、皮厚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成华猪曾是成都猪肉市场的主力军,也是“回锅肉”的食材首选。

天府黑猪皮厚、脂白、肉红。受访者供图

“上世纪90年代,瘦肉率高、价格低的外种猪引入,本地猪因养殖成本高日渐被养殖户放弃。”姜延志告诉记者,这为日后埋下不小的隐患,一旦外种猪种源被国外“卡脖子”,国内生猪市场将遭受巨大冲击。

让成华猪重现生机,无疑是川猪“重振江湖”的最优解。然而,成华猪综合生产性能较差,难以纯种繁育产业化推广利用的现实,导致养殖户需要投入更多时间成本和饲料成本,出栏的商品猪与英国大白猪等外种猪相比,还又轻又肥。这让养殖户陷入了两难。

为了控制饲养成本,规模养殖户们也没少下功夫。邛崃市嘉林生态农场董事长张在林就是其中之一,几经摸索希望改良成华猪品种,最后还是失败了。他深知,汇聚成华猪和引进猪种的优势性状,杂交育成肉质好、皮厚和综合生产性能高的新品种,是助推成华猪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于是他找到川农大猪遗传育种科研团队。产学研结合下,一个“天府黑猪”新品种育种攻关计划应运而生。

天府黑猪研究团队。受访者供图

“成华猪有它的明显优势,我们要做的是保护它,并在此基础上选育出更适宜市场推广的新品种。”姜延志介绍,早在2009年,由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领衔的猪遗传育种研究团队就联合邛崃市嘉林生态农场、四川省畜牧总站、成都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4家单位,组建了成华猪新品种——天府黑猪育种攻关团队,并由他主持开展天府黑猪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把论文写在养猪场,14年科研攻关成效如何

在姜延志的实验室里,-196℃液氮罐内永久性存放着上万剂成华公猪精液、-70℃超低温的冷冻库内存放了数百份成年猪耳组织、皮肤成纤维原代体细胞系。

“这是川农大联合成都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和四川省畜牧总站开展的成华猪遗传资源基因库异位保种工作,借着冷冻保存技术,四川构建起完善的冷冻精液、耳组织、体细胞,确保成华猪基因不丢失。”姜延志表示,成华猪是擦亮“川猪”金字招牌的重要战略遗传资源、只要选育出解决市场痛点的新品种,就能重回市场。

天府黑猪成年公猪。受访者供图

天府黑猪成年母猪。受访者供图

这并非易事,选育的难点在于找到天府黑猪的“爸爸妈妈”。为了给天府黑猪找个好“妈妈”,2009年起,成都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与四川农业大学用了五年时间,才完成成华猪本品种选育。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不仅要随时追踪每只猪每天的体重变化,还要记录受孕母猪的产仔量、初生重等重要指标。

2013年后的杂交育种阶段,姜延志带领的团队更是把两届研究生“押”进猪场,全心投入到杂交组合实验。“杜洛克和巴克夏都是世界公认的杂交父本,到底选哪一个作为父系猪,我们做了三年的实验。”最终,巴克夏猪凭借各部位均匀的肉色表现、较少的水分损失和高的肌内脂肪含量等优势性状,成为“天府黑猪”的爸爸。

姜延志在检查生猪健康状况。受访者供图

“天府黑猪是全国率先利用巴克夏猪遗传资源培育的新品种,较之于其它我国同类培育品种,天府黑猪肉质和皮厚性状的生产成绩以及黑毛性状的遗传稳定性处于我国同类培育品种先进水平。”姜延志介绍,自此,兼具成华猪肉脂白、肉红、皮厚优势,生长速度更快、养殖成本更低的“天府黑猪”正式进入横交固定阶段,经过5个世代的持续选育、开始进入中试推广阶段,逐渐走上部分市民的餐桌。

在各方努力下,历经14年的持续选育,优质高效的天府黑猪新品种最终成功培育。“天府黑猪还表现出极好的肉质特征。”姜延志告诉记者,一方面,天府黑猪肌内脂肪含量达到3.67%,相较于不到2%的外种猪,烹饪时香味更浓。另一方面,45分钟肌肉酸碱值6.41,比外种猪高0.6左右,肉质更加柔嫩可口。此外,它的肌纤维更细,相较于外种猪口感更嫩、更易于咀嚼。

“天府黑猪”通过国审,如何把招牌擦得更亮?

如何让天府黑猪走得更远?业内专家和产业从业者普遍认为:产业链打造和品质提升势在必行。

天府黑猪新品种培育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受访者供图

在天府黑猪新品种选育的同时,培育单位探索出了集“种猪培育、扩繁饲养、屠宰加工、特供专卖”为一体的优质黑猪产业化发展之路。“农场具备了年提供天府黑猪种猪5000头、优质黑猪商品肉猪5万头的生产能力。”张在林介绍,截至目前,农场已投资1.5亿元,建成存栏2800头种猪场和年出栏40000头育肥猪场各1座,并在成都市开设了110家黑猪肉专卖店,通过创建“嘉林黑猪”和“黑猪旺”优质黑猪品牌,初步形成了集新品种培育、成华猪保种育肥、猪肉加工营销、品牌打造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如今,嘉林生态农场拥有母猪群体已超2000头,相较十年前翻了三番,黑猪种源供给和商品猪生产规模,稳居全省第一。但即便这样,他们在整个黑猪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也不足5%。

为此,姜延志表示,优质黑猪行业需要标准化体系的完善支撑。“即便天府黑猪现在性能稳定,但要是放缓选育速度,不加控制任由其近亲繁殖,也会品种退化、品质下滑。”姜延志告诉记者,市场上黑猪品牌杂、品质不稳,就是缺乏对饲养流程及黑猪品质的量化。

目前,高校出技术,企业搞推广,一套完整的“天府黑猪”培育销售体系正逐步形成。不过,在姜延志看来,这张新品种证书用不好就是一张纸,用好了,则是一个产业。

“天府黑猪要想用好这张‘纸’,重获市场认可并大范围推广,打赢这场‘翻身仗’,涉及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姜延志认为,其一,持续开展天府黑猪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利用全基因组选择等育种新技术和智能化设施设备,进一步选育提高肉质性状、胴体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其二,深度解析皮厚、肉质及抗逆性等优势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天府黑猪育种实践中。其三,加大繁育推广力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廉物美的优质黑猪肉,实现天府黑猪大产业发展。

种业振兴,良种先行。这背后离不开地方的支持。成都市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管委会(下文简称“种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黑猪是种业园创新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积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成功研发的35个新品种之一。接下来,种业园将以现代种业建圈强链为重要抓手,聚力构建“一核两区多基地”,推进种源保护与开发,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更多“天府良种”。

更多阅读↘

川种振兴•看畜禽“芯片”怎样炼成①丨20160只兔子中选出450只“种子选手” 解锁天府黑兔的突围“密码” 

川种振兴•看畜禽“芯片”怎样炼成②丨“内外兼修” 天府农华麻鸭这样征服“好吃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