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观察 侯晓梅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仅仅只有手机SIM卡小卡般大小的金片上,可以刻下上万个字,这是真的吗?当你走进位于四川省兴文县花山公园右侧的贾氏微刻传习所,看到展现在眼前的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微刻作品就确信了。
在典雅古朴的贾氏微刻传习所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博古架、书桌、茶桌和数盆花草。博古架上,贾氏微刻的精品佳作琳琅满目,从微刻黄金版线装书《三国演义》,到黄花梨屏风镶金微刻《金刚经》,从翡翠观音挂件镶金微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到琥珀摆件镶金微刻《惜梅赋》......数十件材质各异、大小不同的微刻精品让人瞠目结舌,令观者无不感叹贾氏微刻所蕴含人文极限的无限魅力。
贾氏微刻发源于四川省兴文县,至今已经一百多年,是兴文县熠熠生辉的一张文化名片。 2011年,贾氏微刻作为四川省最具代表性和现场观赏性的非遗项目,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获得了各界的一致赞誉。
据悉,贾氏微刻传承自清末,贾汉儒在兴文县从事木板雕刻和篆刻印章,因为顾客要求,会经常在所刻印章上刻下边款,边款字体极小且独具风格,深受顾客喜爱,由此,贾氏微刻正式开宗立派。
贾氏微刻的载体呈多样性,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如竹木、铜铁、金银、玉石、角骨之类。最具贾氏微刻特征的是,在这些载体、材质上进行镶嵌纯金金片等艺术再加工后进行微刻,这是贾氏微刻独特的标志性艺术形式。其中,尤以印石贴金微刻最为独特,要寻找印石中有意境的画面,镶嵌金片后刻写与画面内容相对应的诗词文赋、古人名篇或自作诗文。名曰:“天人合一微刻赏石艺术”。
作为进行微刻创作的必须工具,贾氏微刻采用完全自制的刻笔。该工具用合金类材料进行反复打磨,由铅笔般粗细开始打磨,直至细到仅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一,方可用作贾氏微刻的创作。
贾氏微刻多为文字之作,也有山水、花鸟和人物。目前其创作的作品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厘米6000至10000字,最大密度的作品达到了每平方厘米70000字。由于贾氏微刻作品所刻文字及图画非常微小,就连一般的高倍放大镜都无法清晰地展现出作品的精妙之处,所以在欣赏贾氏微刻作品时,需要使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显微镜。
贾氏微刻传承了我国古代的书画、篆刻、雕刻的综合技艺,弘扬了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让高雅独特的微刻艺术走向民间、走向大众,适应人们在今天物质生活上不断提高,进而在精神文明方面更高层次的追求,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保护非遗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