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近日,四川水产界传来好消息:由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牵头培育的长吻鮠(wéi)“川江1号”,因生长速度快和规格整齐度高等特点,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验收认定,成为四川首个长吻鮠新品种。

长吻鮠也称鮰鱼,四川人常称“江团”,是长江中上游水系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但长期以来,“江团”原生品种抗病性不强、生长速度不快,产量始终无法稳定,“身价”一直居高不下。

据介绍,“川江1号”的培育前后共经历了40年时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就把繁育驯养“江团”作为主攻方向,并在1990年前后在全国率先掌握“江团”人工繁育技术,之后便一直进行新品种繁育工作。

今年3月,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现场验收后认定,“川江1号”鱼苗投放两年后出塘体重可达1.4斤,较传统品种生长速度提高30%;同时,“川江1号”对细菌感染或者出血病(小瓜虫病)等病虫害具备较强抗病性,经专家们一致同意,“川江1号”通过现场审查。目前,农业农村部官网已对2023年全国范围内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进行公示,长吻鮠“川江1号”位列其中。

据介绍,2021年长吻鮠在全国养殖产量达22236吨,四川省养殖产量达11153吨,占了全国“半壁江山”。作为长吻鮠苗种主要供应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四川长吻鮠苗种供应量约占全国苗种供应总量的80%左右,达到1.5亿尾水花。“2018年至2021年期间,我们在四川、重庆、江苏、云南、广西等地进行了养殖试验,进一步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