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爰飞

四川是全国作家协会中不多的设置有文学翻译奖的省份之一,这一方面得益于省作协的眼界和胸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四川文学翻译队伍的实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借改革开放春风国内开始设置文学翻译奖,我印象中首届全国外国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翻译的一等奖都归属于四川译者,那时候包括本人在内的译者都如饥似渴地寻找外国优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作品,每年都要在国内出版一本乃至数本翻译作品,有的作品销量达数百万册,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中国作家协会从1996年开始评选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后来这个奖划入中国作协的“鲁迅文学奖”范畴,和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并列为中国文学大奖。

遗憾的是至今尚无四川翻译家获得鲁奖殊荣。

进入第十届四川文学奖翻译文学奖终评的作品只有三部,这与四川长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蓬勃热闹的局面形成强烈反差。

第一部作品是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兼汉学家的克洛德·罗阿的《灵犀——一位法国诗人与苏东坡的心灵交会》(L'ami qui venait de  l'an mil,原意为《千年前的友人》,“灵犀”二字算得是妙译)。作者是当代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汉学家,有丰硕的文学成果,曾获得过“法国龚古尔诗歌大奖”和“法国诗人之家”大奖。他的文学生涯伴随着与中国的文化对话,这本书即是他在中国旅行的散文随笔,在学术写作、游记及叙述口吻之间,表达了对苏东坡的仰慕和敬佩,其对诗人之间心灵交流的描写赋予了难得的在场感和梦幻气质,对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在海外状况和外国人对苏东坡的认识颇有帮助。书后附有24首苏轼诗词、法语翻译以及由法语翻译转成的中文。

此书的翻译者宁虹是学法语和比较文学的博士,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文学翻译活动,她翻译的圣·皮埃尔的《保尔和薇吉妮》曾有过良好影响。《灵犀》译本除了对法语的圆熟掌握外,对苏东坡的了解和意会使得全书文字雅正,流畅得体,并勘正了作者的一些失误。书后附有24首苏轼诗词、法语翻译以及由法语转译成的中文诗,疏密有致,韵味盎然,体现了译者良好的文学素养。

第二本书是被纳入浙江少儿社的翻译丛书的《奇妙花园》(The Wonderful Garden),作者为英国儿童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她是魔幻儿童文学的开创者,其作品富于想象力,充满险象环生的探险故事,影响了后来的英国文学包括《魔戒》《哈利波特》等。此书通过几个孩子假期的奇妙经历展现了世界的广阔和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让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文字中拥有了现实世界之外的亲密朋友。

此书的翻译者何雪燕语言朴实流畅,充分考虑了小读者们的阅读能力和接受习惯。这类幻想小说都关注于成长,一个少年在经历种种挫折与险阻之后对家庭对自我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是青少年们的自我发现之旅。只是这本书并非首译,文学性也不太强。

第三部作品叫《鱼翅与花椒》(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作者为英国人扶霞·邓洛普,中文名叫邓扶霞。她在四川留学期间对中国美食发生浓厚兴趣,将自己的饕餮之旅付诸文字,曾四次获得有烹饪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James Beard Award)烹饪写作大奖”。2008年《鱼翅与花椒》的英文版出版,2018年10月在中国推出中文版,被认为:“更像是旅行文学,非常真实,十分有趣。”

译者何雨珈是位85后,近年译著颇丰,其中的《喀布尔女孩》《纸牌屋》《我的另一种人生》等有一定影响。这个译本的最大特点是抛弃了翻译腔,她没有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容道来,以意为准,译文中还使用了很多四川日常口语,比如“好嘛”“啥子”“要得”,方言的绵长俏皮里溢透出四川人独有的幽默达观气质,而书中描写的美食风味活色生香,读来妙趣横生。《鱼翅与花椒》属于生活类散文札记,原本就没有打算在文学性上做文章。

几位评委最终一致把票投给了《灵犀》。评委们认为:这是一部带着强烈个人旅行色彩的随笔,字里行间尽现一位驻足于中国山水之间的法国诗人对苏东坡的仰慕和敬佩。译者对法国文学和对苏东坡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读,翻译文字忠实准确,语言结构自然流畅,且富于色彩和韵律感,体现了典雅的文学品味和艺术素养,折射出了西方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化的交汇。

这就涉及到文学翻译的标准。一般而言优秀的翻译作品应当具有经典性或者厚重感,除了作者的名气地位外,重要的是能够让读者从译文中吸取到世界文学的营养,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深深影响了中国作家们的写作方式。此次获奖的《灵犀》,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到外部世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识,加之作者是法国著名诗人,其作品在海外有广泛的传播度,同时译者宁虹的翻译文字相对更经得起推敲,体现了当下四川翻译者们严谨认真的态度。

四川的文学翻译在全国是有实力的,比如专事德国文学研究的杨武能教授,他翻译出版的《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格林童话全集》《海涅诗选》《茵梦湖》等等在国内有相当影响力,先后获得联邦德国总统约翰尼斯·劳颁授的“国家功勋奖章”和国际歌德学会的“歌德金质奖章”。黄新渠教授是国内少数能用汉英双语写作的作家之一,他的英译鲁迅诗歌和唐宋诗词深受国内外读者欢迎。曹明伦教授把难度颇高的诗歌翻译作为人生追求,他翻译的弗洛斯特、司各特和爱伦坡的诗歌译文准确,音韵考究,自成一派。林克教授2015年以德国诗人《特拉克尔全集》的译文获得四川文学翻译奖,其译诗很值得一读。此外还有若干拥有实力的翻译家,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提交自己的翻译作品。

祈望有更多中青年翻译者们出现,期待四川文学翻译的园地百花争艳,硕果累累。

(作者系作家、第十届四川文学奖文学翻译组评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