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
近日,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白家庄家庭农场内,负责人白世成坐在车间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水果。他告诉记者:“五一节前是售卖樱桃,假期后进入油桃产季了。今年樱桃平均每天卖出3500件左右。”
29岁的白世成,大学毕业后在外从事工程工作,2016年返乡创业,“8年了,我总算是‘立起来了’。”
同样选择返乡创业的还有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的李明燕,她是国家二级建造师,与丈夫一起在北京从事室内设计10余年。2013年,夫妻二人毅然转身回到草场镇投身农业,成立了米易县比米家庭农场。
“新农人”多起来,与安宁河谷“插根筷子都能活”的肥沃土壤有关,更与米易县打造的“政策沃土”密切相关。
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共富农场大棚
政策引领,打造“新农人”成长营养土
“最近比较忙,正在整备土地和大棚为下一季育苗做准备。”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共富农场大棚里,“90后”村民冷兴瑶正埋头苦干,她也是米易县绿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总经理。
2016年,冷兴瑶放弃城里工作,回到雷窝村成了一名“棚二代”。“我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对种地一窍不通。”在县里的支持帮助下,她多次赴成都、重庆、长沙等地学习。“培训后我将重点放在优质种苗选育和栽培,打造共富农场,但种苗选育技术门槛高,为此,县里又帮我牵线搭桥联系上农科院的专家们。”冷兴瑶逐渐从“门外汉”变为了“土专家”,共富农场每年引进上百个新品种试验示范,去年一年繁育供应蔬菜种苗3500万株。
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共富农场大棚
近年来,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米易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鼓励像冷兴瑶这样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先后回引优秀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返乡人才2000余人。同时,持续深化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重点培育了发展意愿强、产业基础好、辐射带动明显的1125名种养殖大户、生产技术能手。
在支持“新农人”走出去学习的同时,当地还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实践历练,并逐步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让乡村振兴一线成为培养锻炼干部人才队伍的“练兵场”和“孵化器”。
青春力量,解锁农业“新玩法”
村里来了“博士书记”—这是米易县草场镇碗厂村去年的一条大新闻。李学武是农学专业博士,攀枝花学院康养学院学科负责人,去年7月,被选派到碗厂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他拿出了搞学术研究的劲头,用最短的时间通过“走村入户踏地头”的方式,把村上的情况摸了个遍,帮助村里科学总结和规划了“1+4+1”产业发展模式,即1个文化产业、4个农业产业、1个旅游产业。
“新农人”带来农业“新玩法”。
模式创新是其一。春季是米易县草场镇龙华村早春蔬菜和枇杷销售旺季,近来,欧勇从早到晚“泡”在龙华村电商发货中心帮助农户发货。1993年出生的欧勇,在成都学习电子商务与应用后返乡注册了龙华村第一家淘宝店,其公司2023年销售额达到2600万元。欧勇还发起成立了米易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把创业经验和教训分享给返乡青年。如今,龙华村980户家庭中,电商多达257家。
米易县安宁河流域农田
理念创新是其二。“我们想把城市的发展理念带到乡村,坚持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产品可溯源。”李明燕介绍,他们为每一个农产品附上专属“身份证”,消费者“扫一扫”包装上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便能够对每一个产品追根溯源,增强产品信任度,提高回购率。在其农场带动下,周边农户标准化生产意识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农场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种植芒果、枇杷等,增收340余万元。
尝到了“新农人”带来的甜头,米易县提出,要坚持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核心要素,继续打造“三雁”、做优“三量”。米易县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三雁’即推行‘头雁领航’计划,建强致富能人主力军;抓好‘雏雁成长’计划,培育乡土人才后备军;开展‘众雁齐飞’计划,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三量’则是引进乡村急需人才‘扩增量’;强化乡土人才培育‘优存量’;焕发人才干事活力‘激能量’,以此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人才智力支撑。”
(米易县委宣传部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