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重在察举,察举贵在识准。干部考核是甄别担当能力、识别综合素质、评价政治意识的重要抓手,更是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其中,民主推荐、谈心谈话等,是干部考核的重要环节,也是直接了解干部的方式手段。如何能够在民主推荐、谈心谈话等环节摸准干部的能力大小、站位高低、素质强弱,往往不在于“正面交锋”、而在于“弦外之音”。事实上,不乏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和百姓群众秉持多种树、少栽刺心理,不愿得罪人、净挑好的说、不会说短处,甚至把“缺点”说成“优点”。如此,若顺着意思听、原文原话记,必然难以真正精准描绘干部的真实“政治面貌”。
所谓“弦外之音”,就是“真实心声”。现实考核工作中,民主推荐、谈话了解、群众评价等环节,因心理因素、传统观念、个人想法等影响,部分党员干部和百姓群众通常以“好”“还行”“不错”等口头词“一言以蔽之”,看起来毫无区别,往往别有洞天。因此,干部考核听“弦外之音”,得察其言、观其色、辨其神,看群众的语气和口吻,是真心啧啧称赞、还是违心支支吾吾、又或应付问题回答等等。
读懂“弦外之音”,考验群众工作能力。每一句评价的“微反应”,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和百姓群众的真情实感写照。要知道,基层群众对干部服务态度、工作能力、本领大小、政治觉悟等有着直观感受,眼睛是雪亮的、心里有杆秤,沉淀在内心的长久体验会无意识在言语、神态中流露出来。能否听懂“弦外之音”,考验相关考察人员的群众工作经验,若缺少与群众对话的经历,难免把“反话”当“正话”听,生硬记录、机械抄写,成为一台“打字机”。如此,考察材料必定会失去血肉,沦为“满纸好话”的“正确文章”。
“用心”方可“交心”。考核干部进行谈话了解,坚决防止出现走过场、不耐烦、不用心等问题,否则把谈话了解、民主推荐等当作“例行公事”、程序设计、考核任务,那么群众打不开心扉、敷衍了事、一“好”了之,不仅不能听到“弦外之音”,甚至对干部整体形象留下“模糊影子”。如此,怎能精准画好干部“全息图”、勾勒干部“立体像”。所谓,循循善诱,欲罢不能。考察干部要学会同谈话对象交心换心,善于打开“话匣子”、多些群众语言、能先入为主引导,让谈话对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谈出真言,才能真正触摸到考察对象的短板、问题和“不为人知面”。
听“弦外之音”,善“捕风捉影”。干部考察善听“弦外之音”,从“弦外之音”中切准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摸准其信念、宗旨、初心、作风、品行等脉搏,以小见大、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群众一言一字看似微不足道,往往正是通达观照干部的“显示屏”和“风景口”。因此,相关组工干部得练就识别“弦外之音”的“听风耳”,抓住每一个细节、每一句无意识的话,分析切片、刨根问底、追溯倒排,考实识准干部综合素质全貌。(段官敬)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