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樊邦平 文铭权

1986年的冬天,原眉山县三苏乡的辣椒和生姜等蔬菜丰收,但与往年蔬菜就近销往农贸市场不同,这一年三苏乡的蔬菜被整齐地送往工厂。

经过清洗、腌渍、发酵等工艺后,一框框新鲜蔬菜批量地成为泡菜,在被贴上“苏轼泡菜”商标后,齐刷刷地拉往城市。

村民疑惑,家家户户的下饭小菜,还能这样做出大名堂?

这一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眉山首个商品性泡菜生产企业诞生,在眉山流传了上千年的泡菜由此闯进现代化的大门。

30余年发展,眉山泡菜从一个加工厂起步,逐步成长为行业龙头,重点加工企业达60余家,销售总额即将突破200亿元,市场份额占据全省“半壁江山”……从开胃小菜到产业大菜,从农家泡坛到百家餐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一个农业奇迹在四川大地诞生。

眉山人爱泡菜,家家户户都泡泡菜,这里有着1500多年制作泡菜的历史和传统,在北宋时期,苏东坡和弟弟苏辙求学时常吃“三白饭”,即一碗白饭、一碟盐和一碗泡萝卜。后来,为了纪念苏东坡,眉山人把腌制的泡菜统称为“东坡泡菜”。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眉山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爱吃的眉山人开始捉摸“如何把苏东坡爱吃的泡菜”做起来的问题。

陈德华是“吃螃蟹者”,作为原眉山国营农场场长兼书记,1986年7月,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他决定办一个泡菜加工厂,为了区别过去的手工作坊,他远赴重庆,邀请到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兴恕来指导,将眉山苏轼饮料罐头食品厂改名“苏轼泡菜厂”,原料基地则选在当年获得联合国500佳生态环境乡提名的三苏乡,由此诞生了眉山首个商品性泡菜厂。

泡菜厂占地30亩,拥有容量100公斤的泡菜坛1000多个,三条小型生产线,年产成品泡菜逾1000吨,泡菜的注册商标为“苏轼牌”。

由于选料讲究、菌落优秀、加工精细、口感上乘、风味独特,“苏轼牌”泡菜一经问世便供不应求,很快走俏北京及部分省会城市。

然而,由于农场体制改革,资金不足和领办人调动等原因,1993年“苏轼泡菜厂”未能继续扩大生产。

昙花一现的苏轼泡菜首次将眉山泡菜以规范化商品的形式推向全国,并先后荣获了“四川省首届巴蜀食品金奖”“农业部泡菜销售金奖”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等荣誉,被批准为北京亚运会唯一指定定餐佐料食品,眉山泡菜的星星之火由此被点燃。

受“苏轼泡菜”的激发,上世纪90年代,在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泡菜生产在眉山异军突起,由于蔬菜原料充足,市场前景看好,有产销经验可以借鉴,一批有识之士向泡菜产业聚拢。

1991年,眉山人李国斌在原眉山县松江镇扩大组建“四川李记酱菜调味品有限公司”,为了更大范围开发泡菜的价值,让泡菜不仅限于佐餐小菜,他创新性地将酸菜鱼调料与淡水鱼烹调技术结合,研制出独具特色的东坡泡菜‘酸菜鱼佐料’系列产品,红遍祖国大江南北,销量迅速占据国内同类产品份额的60%。

差不多同一时期,惠通、吉香居、味聚特等知名泡菜企业纷纷诞生,在龙头带动下,眉山泡菜人自筹资金、自找土地、自主建设、自主经营,一品堂、邓仕、维特香、川乐等一批泡菜调味品企业应运而生,到2005年,眉山泡菜企业便迅速发展到40余家,年加工鲜菜增加到20余万吨,销售收入近7亿元,解决5000余农民就业,带动农民种植蔬菜10万亩

然而,眉山泡菜加工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针对不断暴露的“盲目发展、产品烂市”“标准不一、质量不高”“投资过大、收效甚微”等问题,眉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泡菜升级行动,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全力推动泡菜产业发展。


眉山泡菜的快速发展始于2005年。

这一年,眉山市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将东坡区确立为“以泡菜加工为特色的蔬菜产业化发展重点区县”,将泡菜产业列入全市农业产业化四大拳头产品之一。

紧随其后,2006年,眉山率先提出打造“中国泡菜之乡”,东坡泡菜首次以整体形象参与全国市场竞争;2007年,眉山全力打造泡菜品牌,5个泡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实现“国”字号品牌零的突破;2009年,眉山进一步提出了“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泡菜产业发展目标;2014年,出台《关于扶持中国泡菜城泡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明确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国泡菜城”园区建设,安排1000万元以上,用于会节活动和品牌营销……

建园区,制标准,引人才,强产业,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眉山泡菜已实现了六个“全国第一”: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工艺最新的泡菜产业园区—“中国泡菜城”,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泡菜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全国第一个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修建了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泡菜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中国泡菜博物馆”,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经商务部审核颁布的泡菜行业标准—“中国泡菜行业标准”,打造了全国第一个泡菜行业4A级景区—“中国泡菜城景区”

2018年底,以“中国泡菜城”为核心的产业园区以全国最高分的成绩,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标准化泡菜原料基地46万亩,泡菜企业60家,眉山泡菜跨出国门,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销售收入超2亿元,并形成了“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发展格局。


走进新时代,眉山泡菜被赋予更为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泡菜品牌的成功打造,为眉山食品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把东坡美食做到极致,眉山做出大胆设计,以“味在眉山”统揽泡菜、粮油、果蔬、畜产品、餐饮、乳制品、茶叶、水产品、调味品、糖果糕点、森林食品、饮料、酒类13个门类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出从田间到餐桌的“味在眉山”千亿产业目标。

从2015年发布“味在眉山”千亿产业“十三五”规划纲要至今,在三年的时间里,眉山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推广各地知名品牌,“味在眉山”系列产品迅速走向全国,香飘世界。30余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冬天,眉山泡菜将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2019年11月13日,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泡菜食品专业性展会,第十七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将在眉山开幕。

伴随活动的举行,一个改写国际产业格局,引领城市开放,带动食品产业发展的泡菜传奇又将上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