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边钰
踩着秋日的静谧,穿行过何多苓美术馆前的小院,进入展厅,一座高达8米的彩色雕塑映入眼帘。从下往上看去,这座造型宛如“塔”形的圆椎体向上延伸,在黄绿主调颜色的衬托下,给人一种充满张力的力量感。这是“雕塑诗人”杨明为何多苓美术馆量身打造的“湃Per”系列新作。
10月13日,《沉重的塔身》在何多苓美术馆展出,这是杨明的作品第一次以个展的形式亮相成都,展出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近30年的作品,包括13件雕塑作品、17件立体小稿及手稿11幅。其中,上世纪90年代的“椅凳”系列、2000年后的“呼吸”系列、2016年开始创作的“湃”系列以及特意为此次展览创作的最新作品都一一亮相。
杨明作品《恶之花》 杨明供图
靠想象完成的作品
因为体型巨大,在何多苓美术馆,杨明为空间量身打造的“湃Per”系列新作格外吸引眼球。随着观看角度的转移,观看体验也随之变化。从下往上看,它似乎像一座高耸的塔。拾级而上,从楼顶俯看,它又多了神秘的因素。从天窗看,在楼梯转角看,局部渐变的颜色和厚实的质感,都像万花筒一样,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组合形式。
雕塑作品和空间产生关系,这是这次个展让他最为满意的一点。今年8月初,杨明计划在成都举办个人作品展时,特意前往何多苓美术馆看馆。此后,这处近3层楼高的空间一直牵动着他,让他决定要创作一件符合这个空间的作品。
回苏州后,设计工作就开始了。在何多苓美术馆展出的手稿中,记录了这件作品的创作历程。“塔身”被分成四段,颜色经过7到8次调整才最终呈现。在材质上,除了聚氨酯,日常生活所见的光盘等也被镶嵌其中。因为自己工作室没有这么高的空间,作品创作制作的整个过程中,他都只能靠想象来预计它最终完成的模样。10月,当分成四段的塔身一段一段在何多苓美术馆被吊装完成,杨明才第一次真正窥见作品的完整样子,“比预计的效果还好。”
除了和环境发生互动,杨明还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更多地和观众产生互动,带给他们更多可能性。这样的心思在展厅另一件命名为《秘境》的蓝色作品中得以体现。如果你怀有好奇,凑近仔细看,会发现作品留有很多小洞,从不同的洞中看去,展厅会被分割成不同的板块。
在博弈中创造更多可能
另一件作品《恶之花》也充分考量了空间和观众的互动。杨明在作品下面铺上一层镜子,来往的观众在上面,能看见自己的身影和作品影子的重叠,灯光与镜面呼应,人影、作品以及展馆建筑影像的重叠,不仅赋予作品更多解读的可能性,也让互动随之发生。流淌的色彩、虚与实的碰撞,可控与不可控的博弈,在杨明看来,这都是雕塑生命性的特点。从材质上来讲,这些年他偏爱用聚氨酯这种柔韧性高且轻巧的材质,“但它具有不可控性,就像一个孩子一样,有时它顺从你,调制出来的效果和预期一样。有时,却又完全和你想的相反。这种不可控,像是一场博弈。”
从1993年中国威海国际石刻艺术大赛上凭借作品《蚀》获得最佳作品奖崭露头角后,杨明的经典创作源源不断。广为人知的“椅凳”系列,开创性的“滴淌”雕塑语言,让他一举成为中国超现实主义雕塑家的代表人物。此后杨明又创作了“我的面孔”系列、“纪念碑”系列以及陶瓷系列,再到延续至今的“湃per系列”。“《沉重的塔身》选取了我每隔五六年里的经典代表作,我希望它不是一种散文样式的呈现,而是像一个长短篇相连篇章,能带给观众更多的体验。”
这次来成都开展,杨明形容像是邂逅旧友。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曾带着作品在成都参加过《世纪之门》和《“雕塑与当代文化”文献展》等展览。此外,他的太太也是一位地道的成都姑娘。每次来成都,他都能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人对于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其实蛮期待,也很想知道观众看完我的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