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扶贫核桃今年开始陆续上市,全省核桃总产量将突破6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让“扶贫果”卖出好价钱,需要初加工,需要找销路找资源和更多政策帮扶

●四川核桃产量的飞速提升与深加工能力的裹足不前形成鲜明对比,亟待加快布局深加工产业体系


川报观察记者 王成栋 侯冲

“高原核桃,欢迎来买!”8月1日,一场小雨之后,种核桃的李述钧赶紧披上雨衣,钻进了核桃林。他担心,刚刚的降雨会影响核桃的长势。

李述钧和妹妹一起在黑水县色尔古镇色尔古村承包了上百亩土地种植核桃。让他满意的是,2014年种下的核桃,挂果期的第二年情况良好,预计每亩鲜果产量1000公斤。

2014年前后,借助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的契机,具有经济效益、适生能力强的核桃,成为四川贫困地区主打产业之一。5年过去了,当年种下的第一批扶贫核桃今年开始陆续上市,承载了满满希望的“扶贫果”能如愿让农户增收吗?

枝头上的鲜核桃。 唐明润 摄(视觉四川)

喜忧参半

早熟核桃行情回暖,晚熟品种或遇“产价双降”

“抓紧收核桃!”7月31日8时,瞅着持续一夜的暴风雨停了,罗其云钻进了村里广播室。这天早上,这位盐源县树河镇大水田村村支书冒雨去了趟核桃林,见不少还没熟透的果子落在地上,让他心疼得差点落泪。

作为全省最早上市的核桃产区之一,盐源县在7月20日前后举办了首届核桃节,主会场就在大水田村。但上市十多天来,村里的核桃还有近七成没有采摘,这也是他见到阴雨天就揪心的原因。

揪心的不只是罗其云,还有大水田村的农户们。贫困户罗家理说,为了见到真正的“回头钱”,大伙已经等了5年,“不想再等了”。

5年前,大水田村在选择脱贫产业时,把目光投向了核桃。此后,核桃种植面积从不到千亩扩展至1.2万亩。5年下来,已经挂果的核桃林,每亩纯投入起码3000元,预计从今年开始将会进入盈利期。

今年的早熟核桃行情好。“都比去年贵。”罗其云说,今年的鲜果收购价比去年普遍高出50%—100%。按照目前市场价,亩产值约3000元。

但罗其云们并不具备代表性。在四川,早熟核桃仅在凉山局部分布,总面积不过百万亩。比重占到95%以上的,是8月下旬才开始陆续上市的中晚熟核桃。

“不亏钱就谢天谢地。”谈到收成,乐至县阳光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文熙一脸落寞。目前来看,合作社进入挂果期的1200亩中晚熟核桃,极有可能面临“产价双降”。

减产,主要原因是6月底以来的持续强降雨。省防指统计,整个7月,全省平均降雨日达到19天,为有记录以来第三高。持续不断的阴雨,让正处于生长期的中晚熟核桃不同程度落果、烂果。

“一开始,我还去捡。后来多了,就随它去。”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种植大户蒋帮秀说,今年夏天的连续强降雨,起码让自家核桃减产一半。

降价,则是大概率事件。“一斤鲜果两元多。”就在几天前,广元一核桃加工企业与种植基地农户签订的收购合同,也提出收购价格不会超过去年。

为何会这样?常年在成都做核桃批发生意的李喆表示,今年果品类价格普遍上涨,所以早熟核桃也跟着价格走高。但进入8月下旬,来自省内外的核桃将大面积上市,价格能稳住去年的水平就算不错。

“现在有些地方的核桃终端售价只有6元/斤,比去年还低。”省核桃产业联盟相关负责人解释,根据此前的监测与会商,受省内外核桃产量再创新高的影响,目前早熟核桃热销氛围很难持续,中晚熟核桃行情不容乐观。

种植倍增

全国核桃种植面积5年来翻倍,四川已3年稳居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亚军”

“不好说。”谈到价格,省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处调研员秦茂相对谨慎,但他也承认,李喆的话不无道理。因为,过去五六年的时间,四川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高速增长。

2014年,四川核桃种植面积1074万亩,产量29.4万吨;2015年,四川核桃种植面积1231万亩,产量40.8万吨;2018年底,全省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942万亩,年产量增至57.4万吨。4年时间,种植面积和产量接近翻倍。至今,不管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四川已3年稳居全国核桃“亚军”。

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林业部门的最大政策大礼包之一是解除还林的商品林和公益林限制。这意味着,退耕户可以自己选择树种。四川对非林地上造林发放经济林木(果)权证,给林农再吃“定心丸”。2016年,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全面启动,提倡“既要生态效益,也要经济效益”,核桃再次成为热门树种。

具备经济效益的核桃再上“风口”,是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打响。省林科院研究员罗建军说,考虑到多山的地形,四川各地选择脱贫产业,具备经济效益的核桃成了“香饽饽”。

凉山州林业和草原局产业站站长胡定林介绍,凉山全州1960个重点扶持脱贫攻坚贫困村中,有1719个贫困村发展核桃产业,覆盖率达88%。5年来,全州的核桃种植面积从400万亩增至1200万亩左右,目前已有近400万亩核桃挂果,年产17万吨左右。

不只是四川,西南的贵州、云南,西北的甘肃、陕西,都把核桃当成山区的“致富树”来主抓。结果是:5年来,全国核桃种植面积翻倍,至去年底已经超过一亿亩,居全球第一。湖南、安徽、湖北以前是核桃净流入省份,2014年之前四川核桃有近三成销往这些地方,随着当地核桃也逐步进入丰产期,这些市场面临丢失的风险。

当务之急

今年全省核桃总产量将突破60万吨,让“扶贫果”卖出好价钱需要多措并举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晚熟品种核桃就要集中上市。省核桃产业联盟相关负责人预计,今年全省核桃总产量将突破6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在市场增量急剧膨胀的背景下,第一年上市的“扶贫果”,如何才能卖个好价钱?

记者走访业务主管部门,得到的建议有三:配备初加工能力,让鲜核桃变干核桃,错峰上市;尽快寻找销路,并在运输、配送环节予以政策优惠;整合资源,帮扶既有的加工和种植企业。

“没必要一股脑地都去卖鲜果,核桃不是水果,晒干了卖,效益也不会差。”绵阳市盐亭县金土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周钢说,核桃加工成干果,可以通过延长保存期来实现错峰上市。

“只要措施到位,干果保存一两年没问题,到了冬春季节,干核桃价格都比较好,放到那个时候卖,可能要好点。”普格县荞窝镇耿底村村主任王明英说,核桃鲜果变成干果,需要经历去皮、清洗和晾晒三道环节。考虑到人工成本不断增加,使用机械是最优选择,“问题是没有设备。”

对此,省核桃产业联盟负责人建议,可以考虑将相关机械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鼓励各地提高机械化初加工比例,并给予用电、场地审批方面优惠,“力度和范围要大一点。毕竟,种植核桃的,贫困户居多。”

打通销路上,业内人士则更关注开拓省外和海外市场。

“每年的‘川货全国行’‘万企帮万村’、扶贫产业投资对接会等,都可以把核桃纳入。”省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呼吁,应尽快在省外乃至国外举办相关推介活动,为四川核桃争取更多订单。

首要的是打通运输、配送关节。“建议省级层面把核桃纳入鲜活农产品目录,让运输车辆享受费用减免。”前述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举例,此前,我省将藤椒认定为鲜活农产品,运输打开“绿色通道”,让四川藤椒在成本方面低于附近省市。

帮扶层面,则呼唤更为精准的举措。“四川的核桃种植加工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不高。”秦茂担心,如果首批上市的“扶贫果”卖不起价,很可能会导致这些中小企业无法继续维持。

在四川,核桃从种下到收获,要经历五六年时间。其间,每亩投入3000—5000元不等,可谓周期长、成本高。

李文熙坦言,他的专合社至今已累计贷款融资近百万元。如若今年不能实现盈利,合作社很可能难以为继。他建议,在税收、贷款等层面对种植企业予以一定优惠倾斜,“让我们活下去。”

更远的路

一个核桃,需要“多种吃法”,才能让“扶贫果”释放更大的能量

解决了短期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又该怎么办?

走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达担忧:四川核桃产能巅峰期仍未到来,如果加工业的发展跟不上核桃产量的步伐,“果贱伤农”的风险就会越来越高。他们建议,“治本”要尽快布局深加工产业体系,实现核桃的“多种吃法”;参照省外相关做法,完善核桃保险体系,为果农收入“保底”;改造低产低效核桃林,提高单位面积效益。

过去5年,四川核桃的产量在飞速提升,但加工能力增长有限。有关部门估计,四川目前核桃年深加工能力为8万—10万吨,处于全国中低水平。

“起步晚、规模小、缺品牌、缺龙头,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万雪琴介绍,全省加工企业年处理能力最大的还不到一万吨,不足“六个核桃”等知名企业的零头。建议引导鼓励食品、饮料加工企业布局加工厂,并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攻关,研发核桃新产品。鼓励引导加工企业重组、联手,打造属于四川核桃的龙头企业和龙头品牌,“我在河北调研时发现,‘六个核桃’这个品牌就能让种植基地农户人均增收600元甚至更高。”

省林业和草原局林业站工程师沈丹舟呼吁,应参照河北、河南等地及我省相关试点经验,开发新的核桃保险品种,比如开发成本价格保险等,由政府、种植户/合作社和金融机构联合出资担保,“四川有这么大的核桃种植面积,金融机构这么多,操作起来不是问题。”

对既有的核桃种植存量进行提质增效,实现核桃种植的“量质齐升”。对外来品种不同程度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核桃专家、省林业和草原局种苗站副站长韩华柏建议,应尽快摸清不适生核桃苗存在面积,有计划地推广本土高产品种,“不合适的品种,及时嫁接改造。”曾在凉山州林业系统挂职的韩华柏表示,提质增效时,应尽量选用乡土品种或在本地已证明过自己的树种,“避免‘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