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张明海

自动化播种灌溉、智能监测控制、大数据定位市场……5月23日下午,走进成都市郫都区唐元街道锦宁村,绿油油成片的韭菜长势诱人,三两个村民正在地里除去杂草。“进行生产管理数字化后,千亩韭黄仅需几十人管理,因为生产技术足够‘智慧’。”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韭菜的生长情况我一清二楚。”合作社理事长李志伦指着大屏幕笑着说,即便坐在办公室也能知道哪个大田或大棚的韭菜需要灌溉或施肥。

这个长约2米,高约1.5米的大屏幕就是远程可视化系统,支持农产品生产种植、成品加工、质量检测、存贮销售全产业链的数据实时反馈,实现韭黄产业精准化管理。据悉,唐元韭黄智慧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的落地让唐元韭黄销售年收入从2360万元增至3600万元,每亩减少劳动成本30%,提高种植效率30%。

据介绍,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在郫都区唐元韭黄智慧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范围内,该项目包括了大田生产环境监测、大棚生产环境监测、设施农业智能化控制、远程可视化和智慧农业物联网软件系统五大板块,实现对基地温度、湿度、光照等韭菜生长需求的数据智能监测。

作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范区,在郫都,像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这类的数字化农业企业及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成都金品花卉种苗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全自动化播种生产线及喷灌系统、温室智能控制与监测系统实现了20万平方米的种苗繁育基地自动化运转;多利农庄这里288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灌溉施肥、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数字化发展也让郫都特色农产品走得更远。近年来,借助京东大数据郫县豆瓣、先锋村萝卜干等诸多郫都土特产进一步打开了农产品市场实现价值倍增。

2017年12月,京东云创新空间与唐昌街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先锋村萝卜干成功登上京东众筹。京东云创新空间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大数据用户画像,精准定位消费场景和消费人群,重塑先锋村萝卜干产品的品控、质量标准与产品包装等品牌元素,打响了先锋村萝卜干品牌知名度,并根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提升了销路。

“以前先锋村生产萝卜干,属于粗加工模式,仅仅赚取萝卜干加工费,通过合作,空间将萝卜干品牌化后,萝卜干销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利润直接翻倍。”京东云创新空间工作人员吴穗川介绍,目前,包含先锋村萝卜干在内,京东云创新空间共助力42家农产品企业完成了电商上行,单品众筹18个,金额超600万元。同时,依托京东云创新空间大数据市场调研,郫县豆瓣还推出了郫县豆瓣香菇菜、郫县豆瓣蘸粉等新品,实现郫县豆瓣产业转型升级。

农业产业数据库,探索云端智慧平台。郫都正朝着农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大步向前,如今郫都已建成了“班纳利”等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物联网基地5个、智能化农业生产面积达到3万亩。

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