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让众多观众了解到了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诗书画俱佳的唐伯虎。电影里,唐伯虎风流倜傥、潇洒不羁;现实生活中,唐伯虎因为牵涉进科场舞弊案,和仕途永远无缘,只能寄情于绘画,岂料成就一代大家。
唐伯虎的画作究竟有多受欢迎?史料记载,他尚在人世时,就有不少人仿制他的假画,以致流传至今的部分唐伯虎画作,真假莫辨。
不过,四川博物院馆藏的一幅唐伯虎图轴《虚阁晚凉图》,在完全没有收藏者印章的情况下,被专家们纷纷鉴定为真迹,它也因其尺幅之大、绘画之工,成为四川博物院书画类作品中的珍品。
“风流才子”其实人生坎坷
唐伯虎《虚阁晚凉图》,鲜少与公众见面。2017年,它亮相川博馆藏精品展,以其171厘米长、138厘米宽的巨大尺幅,吸引着源源不断的观众。
在川博一众馆藏精品书画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幅作品为绢本设色的青绿山水,远处,绘制了若隐若现的起伏山峦,潺潺溪流蜿蜒于茂林烟雾之间;近处,有浓荫蔽日,深掩茅屋草堂,阁中二叟纳凉清谈,意境清幽。在画面左侧,有作者自题的七绝一首:“虚阁临溪趁晚凉,槛前千斛藕花香。蔗浆满贮金瓯冷,更有新蒸薄荷霜”。落款为“吴门唐寅”,下钤朱文隶书的“唐伯虎”“南京解元”二方印。在七绝开头,还有一方“梦墨亭”的朱色长印。
虚阁晚凉图 四川博物院藏
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胡蔚介绍,这幅《虚阁晚凉图》,专家鉴定为唐伯虎中年时期的作品。彼时,他刚好经历了科场舞弊案的打击永绝仕途。这幅作品,当属他寄情山水一抒胸臆之作。
胡蔚说,唐伯虎的真实人生并非电影里那么轻松。虽然自幼天资聪颖,过目成诵,但唐伯虎出身平平,“父亲开酒馆,希望儿子能够以科举考试的方式光耀门楣。所以,唐伯虎从13岁开始就闭门苦读,16岁中秀才第一名,轰动苏州城。29岁成为乡试解元,声名鹊起,名震江南,可谓前途无量。”
如果不是此后的科场舞弊案,唐伯虎的仕途应该无比灿烂。
然而,他和徐霞克的高祖徐经一同参加朝廷举行的会试时,史传徐经买通考官偷出试题,并且请唐伯虎提前帮答,两人被关进了诏狱。虽然此后徐经申冤自己是屈打成招,唐伯虎也“平反”获得到浙江当一个小官的资格。但此时的他声名扫地,引以为耻并未上任,并且从此放弃了从政的幻想。
此时的唐伯虎,既没到浙江当一小吏,也没脸面回到家乡,在31岁时,他开始游山玩水排遣苦闷。其传世的画作中,有大部分就是他寄情山水时所作。胡蔚表示,“唐伯虎这一时期非常痛苦,这幅颇有避世意味的《虚阁晚凉图》,便极为符合他这一时期的心态。”
《虚阁晚凉图》另有同名真迹
和唐伯虎的曲折人生相似,这幅《虚阁晚凉图》的真伪之称,也历经了一番周折。因为,同样为唐伯虎所画的《虚阁晚凉图》,在上海博物馆还有一幅。
虚阁晚凉图 上海博物馆藏
胡蔚表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这幅《虚阁晚凉图》流传有序。可以从图轴上清晰地看到从明末开始的收藏顺序:有明末清初的藏书家、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朱之赤,也有清代著名的书画鉴赏家陆时化,近现代书画家陈逸庵,以及从1950年开始专门在国家文物局从事书画鉴定的大家徐邦达。这种流传有序,基本可以证明一件藏品的“身家清白”。
反观川博的这件唐伯虎作品,竟然图轴上找不到一个收藏印章。最关键的是,它还曾经被张大千收藏过。而这位“五百年来第一人”的绘画大师,临摹古人的绘画早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川博版的《虚阁晚凉图》,会不会就是一幅近现代的仿品?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拨又一拨的鉴定专家来到川博,苦心研究。胡蔚说,1963年的时候,第一批鉴定的专家还觉得真伪存疑,但1979年,曾收藏上博版《虚阁晚凉图》的徐邦达到川博鉴定以后,认为此画为真迹。1989年,著名书画鉴定家谢稚柳等一行再次鉴定,再次确认为真迹,并得出结论:这是唐伯虎早年向中年转变风格的一幅作品。
那会不会是专家们的鉴定失手?胡蔚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书画鉴定不光看作者的笔法,其作画的纸绢也是一种线索。这幅《虚阁晚凉图》我们拿到时已经很破,从材质上明显看得出是明代的绢。如果是近现代伪作,那他首先得搞到一幅明代的绢。”
不仅如此,专家们还从画作的绘画风格、题诗的笔迹等找到了诸多证据。胡蔚说,川博版的《虚阁晚凉图》画法精细,和上博版的挥洒之风区别较大。但这种区别可能仅仅是绘画风格转变而已,“唐伯虎天资聪颖,他在学画的过程中必然师法古人,可能广泛吸收了历代绘画名家的技法和风格。比如北宋的李成、范宽,南宋的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川博馆藏的一幅刘松年《雪山行旅图》,就属于技法工细的风格,山石无不一丝不苟,尤其人物精细。鉴定专家们认为,川博版的《虚阁晚凉图》画风精细,可能就是技法上的一种承接关系。
唐伯虎画作在明代就不断遭人伪造,有的技法之高妙难辨真伪。那这幅画作,会不会是明代画师们仿造的呢?
胡蔚说,除了绘画技法,另一个鉴定书画真伪的方法还有看题款的书法。因为书法风格更明显,不易仿造,更易鉴别。
在苏州博物馆,幸运保留着唐伯虎中年时期的标准件书法《七律诗轴》。专家们发现,川博版《虚阁晚凉图》上的题款,和苏州博物馆的这幅书法风格相近。著名书画鉴赏大师杨仁恺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中表示,川博版《虚阁晚凉图》为唐伯虎真迹。
专家们认为,这幅画作没有收藏印,虽然罕见,但并非没有可能。或许是它的收藏家不喜欢盖印,或许是珍爱画作,将印章盖在画的外面,结果后来装裱时被切掉。
至于为何上海博物馆也有一幅同名画作,且除了题写的七绝诗相同,所画内容、材质及尺寸均不相同呢?包括陈定山等在内的鉴定界专家们认为,这应该是唐伯虎到了老年以后一次有感而发的作品。而人到老年,看淡人生百态的唐伯虎心态更加淡然,因此落笔也更潇洒大气。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