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林

阿来是文学川军的领军人物,但我对他的作品关注不少、读得不多。多年前的《尘埃落定》是读过的,电视剧也是看过的,我对这部作品是很认可的,他那诗一般的语言和对民族地方风土人情的描写令我着迷。但以后的作品偶或读之,像《月光下的银匠》等,喜欢但也没有多少感想。

阿来很勤奋,一部一部的作品像流经山间的溪水,总是不断地流向世面,比起那些获了奖就销声的作家来说,他是一位专注于文学本身的人。他的《空山》《瞻对》出来后,都引得一片叫好声。最近,他的“山珍三部曲”问世了。

我这个不喜欢追读热书的人,在冷却这么长时间后,觉得可以去读这些作品了。读小说就是读语言、读结构、读生活、读思想,通过作品读作者营造的世界,表现的世界。

我先挑了三部曲中的《河上柏影》来读。撕开油纸包裹的外装后,河上柏影呈现于眼前。他写了一个村庄里的树,5棵连在一起的古老柏树。同样的,开篇就是一章柏树的名词释义。接下来的几个序篇写得简单,直白,不像小说语言,也不像小说架构。总之,我一直进入不了小说世界,像在读一部地方风物志。

既然开了卷,我还是坚持读了下去。不得不说,阿来是个小说家,他有他的办法,有他的创作理念。在序篇后,文章有些眉目了,小说的端倪出现了。

5棵连在一起的柏树和这个地主家的小姐,成了他的世界,诗一般的意境出现了。柏树上落下的柏枝和这位妇人经年不断地去收集这些香料成为隐喻,成为他预设的一个意象。最后出现的这个村庄的变化和人物跌荡起伏的命运,与之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是阿来熟悉的世界和风景。他写得荡气回肠,落落大方,读后有余韵未尽之感。

读完这部作品,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婆娑。这个词有很多种释义,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我要说的是它枝叶纷披的那个意思。想到这个词,主要是谈《河上柏影》的结构。

结构是小说的重要模式,一部小说结构的好坏,决定着作品的成败。阿来在写这部小说时,是有过思考的,在结构上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他的《蘑菇圈》不是这样安排的,说明他是有意在这部作品求变化的。

7个序篇后才是正文,但整个故事情节又没有脱钩。这样的安排,让我把这个结构与5棵柏树连结起来了。这5棵树紧紧地连在一起,却又在空中铺展开来,成婆娑之势,开阔不失之紧凑,舒展不流于奔放。如果把这些逸于树外的枝叶剁去,并不影响这棵树的存在和它的高大。但没有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枝叶,你就无从感知它的茂盛。

这部作品的结构像极了这5棵连在一起的柏树,它前后的科普知识如果删去,也不影响这部作品,就是把前面的一二序篇除去也没大的影响。在我看来,可能作品更为紧凑,不那么让人读了良久还进不到作品中去。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这些科普知识和一二序篇的存在,就像是这些伸于树外的枝叶,少了它们,小说还是小说,却少了茂盛之势,少了些铺垫和必要的缓冲。就像有这些树的存在,挡住了岷江河水的视线,让我们不可一眼看到河水的奔涌和跌宕之势。它让我们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想回头去读这些科普知识,更深地认识这些柏树,让它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厚重感。

这说明阿来是精于小说架构的。他让作品结构与作品内在的东西联系得那么紧密,呼应得那么到位,让你在读完后才意识到它们存在的重要性。

婆娑还有盘旋与舞动之意,让这部作品有了这个动感,摇动着我们的心旌。婆娑在佛教经典里说的是婆娑世界,是指人的世界,是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这正应了阿来的旨意,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物欲世界的索取,让这5棵树未能善终。

我不敢说这部作品超越了《尘埃落定》,比之《尘埃落定》,它的宏大性不够,深入度不够,这是个小切口,让我们从一个切面去看世界。但阿来的作品立于现实,写于现实,有着极强的现实意味。他有着一个作家的良知,呼唤着人类的良知,让奔忙于物欲路上的人们少些功利,多些温情;少些奔忙,多些停顿;少些破坏,多些关怀,这样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可能就更理智一些,温情一些,人类的存在也就会长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