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江芸涵

10月22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正式揭牌,标志该校对巴蜀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四川师范大学从建校之初的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蜀文化的研究,涌现出一大批蜀文化研究名家如李安宅、屈守元、汤炳正、刘君惠、冉友侨、王文才、徐仁甫、王仲镛、魏炯若、杜道生等,他们在巴蜀哲学、藏羌史、巴蜀历史、巴蜀文学、四川方言、巴蜀美学等方面都有卓著研究成果。

如今,学校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新近成立了“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扬雄研究中心”“武则天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为四川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队伍保障。

目前,四川师大已经形成了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巴蜀文化研究与传承”学科集群,该学科群2017年被列入四川省一流学科;有巴蜀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专职科研人员214人;有国家与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0个。近年来,学校获得“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3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01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图书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的成立,将助推川师学人的研究热情,保护科研积极性,产出大量创新性成果,为文化兴川铺平道路。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表示,学校将不忘使命担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四川文化学术脉络,建设好“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五大工程”,建成“两馆一基地”。

即:实施蜀山学者建设工程、巴蜀文化阐发重点项目工程、巴蜀文化教育体系建设工程、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唤醒工程、中华文化诵读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建成巴蜀文化博物馆、巴蜀文化资源馆,建成以蜀学为特色、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川师范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