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巴蜀大地涌现出了不少革命志士。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与之相辉映的,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诗文。


烈士们生前撰写的诗文,饱含革命热情、坚守理想信念,跳动着强烈的时代音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日报全媒体共同推出全新栏目“巴蜀革命先烈诗文赏读”,用这样的方式向革命烈士致敬,传递先烈永跟党走的革命初心。


今日带读者一起赏读徐经邦的《工农苦》。

工农苦


(1922年)


口朝黄土背朝天,晨霜溅履哭残年。


东边牌首抓鸡鸭,西邻惨号丧儿郎。


锄头刀锯被洗窃,钩镰斧凿被抢光。


最是西山王老大,吊尸几日没人埋!

徐经邦是四川屏山人,出生于1897年。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10月,受党指派回屏山,以国民党屏山县党部筹备主任身份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初,组建了县、乡两级农协会,3月31日领导屏山县“三三”城运动。4月11日不幸被捕,5月7日英勇就义。

《工农苦》这首诗作于1922年,主要写工农大众的悲惨生活。“口朝黄土背朝天,晨霜溅履哭残年”,农民早出晩归辛勤劳作仍然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东边牌首抓鸡鸭,西邻惨号丧儿郎”,农民一方面要遭遇官吏的强取豪夺,另一方面又面临子女夭折的痛苦。“锄头刀锯被洗窃,钩镰斧凿被抢光”写社会混乱,农民的基本劳动工具都要被偷被抢。“最是西山王老大,吊尸几日没人埋”,以“王老大”上吊自杀而多日无人掩埋的惨景,展示了农民悲惨无望的生存状况。

徐经邦的诗歌通过对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描绘,揭露旧社会统治阶级的腐朽与残酷,表达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深刻抨击。他的诗歌在形式、韵律方面还有旧体诗歌的特征,但在语言上明显受到“五四”以来白话文运动的影响,有大量的口语入诗。这种通俗易懂的诗歌,更有利于向底层民众揭露当时的社会黑暗,激发起人民大众反抗压迫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