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1958年春,毛泽东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亲自选编了咏四川的古诗词,结集成书,名为《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今年该书再版发行。28位唐宋明朝诗人、65首诗词,歌咏了蜀地风光,也寄托了蜀地情怀。

今日起,川报观察推出“非一般的诗意四川”系列,诚邀文化名家,解析诗词之美,讲述诗词故事。邀您一起走进诗中蜀地,观照古今四川变迁,品天府人文之韵。


这诗就是唐诗中的“摇滚” | 非一般的诗意四川①


川报观察记者 肖姗姗

翻开《诗词若干首》,第一篇被毛主席勾选的就是那首《蜀道难》。说是人尽皆知,但你能背几句?(嗯,这首诗有点长,背不出来很正常……)但大家都能背那一句最经典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作为“诗仙”李白的经典之作,写那么长,就只为了抱怨四川的路好难走?太小看我们李大师了嘛!来听听,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啸天是咋说的。

这位潜心研究李白诗歌的学者,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时代意义等方面,对该诗进行了深度解析。“本篇既歌咏壮丽河山,又关注现实,充满积极入世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有多牛?诗写得有多好?周啸天在谈话中用了另一个文学巨匠来相提并论之——那个人就是写出《海燕》的高尔基。

666!


1 | “夸张!李白就是夸张!”

为了便于理解,周啸天将全诗划成了三段。

“噫吁嚱,危乎高哉!”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为首段,说起开头的那句感叹句,周啸天直言:“这一起,就是李白式的‘风雨骤至’,三个惊叹语噫吁嚱、危乎、高哉的连属,一个极度夸张而又通俗的比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传达出蜀道的石破天惊之感。”

“夸张!李白就是夸张!”周啸天笑道,“你看,以秦蜀两地文明开化时代悬殊,极力夸张秦蜀(川陕)交通之不易。‘四万八千岁’这个年代数目的夸张,形象地告诉人们秦蜀两地交通隔绝年代之漫长,也就是间接形容蜀道难啊。”

这一段里,李白还引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五丁力士开山。传说蜀王是个好色之徒,叫了五大力士去秦国接五位美女,结果在回来的路上,经过梓潼,看到一条大蛇向山洞钻去,五大历史企图把蛇杀死,为民除害,结果一拖大蛇,地动山摇,山垮了,五大力士就变成了五座山峰。“五丁力士开山的传说,为蜀道蒙上一层光怪陆离的色彩。鹤见愁、猿见愁、神(六龙)见愁、鬼见愁,就不用说人见该是怎样的战战兢兢了。”

2 | 诗仙亲测:走蜀道,难并快乐着

那接下来第二段就该写实了吧?

“确实,第二段从‘青泥何盘盘’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写青泥岭以南由秦入蜀道路的艰险,着重从真实的、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写蜀道之难。”周啸天表示,在这一段中,李白还加入了自己登山探险的生活实感,“海拔太高,空气稀薄,产生了高山反应。”

这一段又出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家觉得有什么不同?

“这里的感叹,添了绵绵不绝的愁情。但一阵悲凉之后,李白看到眼前别有天地,境界愈出愈奇,所以他那句‘其险也若此’的惊心动魄中,分明有快乐的战栗和审美的愉悦。”周啸天分析道。


3 | 这天下,比蜀道还难

第三段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篇末,若你以为李白还是在单单写蜀道难行,就太小觑这位“诗仙”的才华横溢了。

“剑阁为川北门户,其山削壁中断,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以剑门名山。西晋张载《剑阁铭》形容这里的天险道:‘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弗居。’李白化用此铭文,为的是给蜀道难这一主题,注入社会政治历史的内容。”原来,《蜀道难》并非只是常人所以为的描写蜀地风光奇险的观景诗作,李白最终要表达的另有深意。

周啸天认为,以李白之抱负,这首诗虽然创作于早年,但未必没有“忧先天下”的意味。“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深山老林本多毒蛇、猛虎、豺狼,但诗中的毒蛇猛兽显然还有一层喻义,就是现实政治中的个人野心家。古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之说,便与地理特点密切相关。‘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二句的理解,并不是李白要回家的意思,相反,他是要离开。李白身虽生蜀,却自称陇西布衣,一生以四海为家。他认为,欲平治天下,是必须走出盆地,面向中国的。

而对于在结尾处,李白再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疾呼,又是另一种心境了,“沉重,不仅仅是为山川之险而发了,真正的难,是朝廷中割据谋叛的人当道,藩镇跋扈是比猛兽还要可怕的阻碍。他最后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就是描绘了他忧不自安的心境。”

明写蜀道难,实写朝廷险;明写天地生灵,实写精神自由。李白的第三段升华,让周啸天联想到了世界文坛另一位巨匠——高尔基。他说:“高尔基在《海燕》中一面夸张暴风雨之险恶一面歌咏海燕,二者积极浪漫的精神是超越时空,一脉相通的。”

4 | 重要的事情李白也说三遍

“人们常说,杜诗可学,李白不可学。他是一种无可仿效的天才发抒。”周啸天提到,那个被重复三遍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题句,分别标志情感的爆发、延伸和远出。“别人或许会做减法,省去‘之难’二字,写成‘蜀道难于上青天’,意思完全是一样的。但你读读这两句,感觉有天壤之别。这就是李白的创调。

”而李白这样的开创,并非兴之所至,信口拈来,而在于他文学知识的积累,“这种写法从哪儿来的?从《归去来兮辞》中来的。这说明什么?李白爱读书,这是他的读书受用,别人想不到的。同样,还有那句‘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之、乎、也、者、矣、焉、哉’一类不经常用于诗的语助词的加入,完全是散文的写法,这又是李白的本事。”

《蜀道难》这首诗创作没多久,就已名震天下。“孟棨在《本事诗》中有这样的记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还有文学家殷璠,称之‘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两个握有话语权的人,把这首诗率先推上经典的位置。”

周啸天还提到,唐玄宗曾命大画家创作了两幅关于蜀道山川的壁画,当时与李白的《蜀道难》并称三绝,然而,画已荡然无存,唯有李白的诗篇传世。周啸天连连感叹:“不亦幸乎!”

川报观察记者 杨琳

李白的《蜀道难》让“蜀道”天下闻名。不过,在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看来,李白丰富的想象,也导致世人对蜀道产生了一些误解。其实四川人很早就打通了蜀道,和外界有了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古人对蜀道上的地标翠云廊的保护,也值得后人深思。

1 | 一则“勘误”:蜀道虽难,但四川历来不闭塞

我们常说的蜀道,分为广义和狭义的蜀道。狭义的蜀道,包括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七盘关,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都属于此范围;广义上的蜀道,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四川通向外界的道路。

“从成都出发,通过蜀道往北走,经过驷马桥、罗江的白马关、绵阳的富乐山,然后是江油、剑阁……”袁庭栋描绘出蜀道的路径。

“李白的《蜀道难》太有名了,让大家都觉得蜀道太难走,其实很多考古资料证明,在古蜀甚至更早,四川和外界就有经济文化交流。”袁庭栋首先指出了一点:蜀道虽难,但并非李白诗中“不与秦塞通人烟”那般闭塞。

“现在有很多考古资料可以证明古蜀时期,甚至更早,四川对外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比如在三星堆、金沙,有中原、浙江的玉器,有印度洋的海贝,那个时候四川已经跟外界有联系了。”袁庭栋还以在成都彭州市竹瓦镇出土的窖藏为例,里面出现了殷商时期的铜器,“它的形制、铭文,跟同一时期中原的铜器相似度高达99%。”

古代的四川人,用智慧和劳动,把地理上的困难,变成了经济、文化的通道。“‘蜀道通’,怎么通?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道就是栈道,桥就是索桥。”袁庭栋说,四川的索桥在世界桥梁史上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史料记载,都江堰二王庙前的安澜桥,是全世界有可靠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索桥。栈道和索桥,都是四川人的伟大创造,让四川人走出盆地,与外界有了交流。”

2 | 翠云廊:三百长程十万树 县令接力来保护

在袁庭栋看来,蜀道一步一景,每一处都称得上是“地标”,但最让他震撼的是位于广元剑阁县和绵阳梓潼县的翠云廊

翠云廊在古代被称为剑州路柏,道路两旁,全是修长挺拔的古柏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这里的柏树相传为张飞栽种,所以翠云廊又称“张飞柏”。

翠云廊两旁壮观的千年古柏树让去过人的都叹为观止。

“翠云廊全面建成、维护,至少有五六百年,这也表明了古人从来重视环保,重视生态,而且祖先们把道路和行道树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创造。”袁庭栋说。

古代的四川人,在保护古树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明清时,翠云廊古树的保护,被纳入了所在几个县知县的政绩考核。当他们离任时,必须跟下一届知县交接古树,如果有死伤,就要补种,补不起,他就走不脱,影响仕途。正是一县之长一任一任地保护、交接,所以现在才有这么漂亮的翠云廊。”

古人花如此大精力保护环境,可贵可敬。“时间长了,柏树也会生虫生病。而且柏木是很好的木料,如果管理不好,会被盗伐。”袁庭栋说,除了官方“逗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自发保护,也不可能保护得好。

“如今我们再读《蜀道难》,或者实地走访,除了领略其中的险峻,也应该思考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袁庭栋说。

翠云廊古树的保护制度,至今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古树的保护依然十分受政府重视,除了禁止砍伐,对枯萎和处于危险环境的古柏进行加固维护,政府每年还要进行防病、治虫、补植幼柏等工作。“接力”保护古树,在今天也有明确规定。据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唐天勇介绍,2014年出台的《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保护区实行县乡(镇)两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离任交接制度。现在,翠云廊共有千年古柏7820棵,在树籍簿里都有详细登记,行政长官离任时也像古时县令那样要对古树进行交接。

唐天勇认为,正是从古至今政府官员和老百姓齐心协力地保护,才有如今我们看到的依旧生意盎然、壮观的翠云廊。


川报观察记者 张庭铭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诗中之景,历经千年,又是何等模样?

7月6日,记者来到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景区“打卡”,此时,景区的演员们正身着古装进行每日例行的巡关表演,试图再现当年剑门关的峥嵘岁月。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来自成都的游客李欣一路走一路发朋友圈。“现实中的关楼,比我想象中雄伟多了。”

不过,李欣所看到的关楼并非古代所建,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当地在黑龙江援建下在古时的原址上重修的。

据相关史料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相蜀,为巩固汉室江山,在该地立石为门以拒魏,架飞梁阁道以运兵。远远望去,如空中楼阁。“阁道”之兴,始有“剑阁”之名 。

由于地势险要,剑门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剑门关关楼也几经毁坏、几度重建。据多位当地的老人透露,他们所见最古老的关楼是清代末年所留。

按照老人们的描述,当年关楼的石砌楼座正中,有一道拱券门洞。洞中开木门两扇,门扉护以铁皮。门上铁钉突起,各九九八十一颗。楼座上,还有两层箭楼,重檐歇山顶,翼角凌空。檐下横匾题“天下雄关”四字,两侧均有石刻楹联。

可惜,在1935年1月,民国政府在此地修筑川陕公路,因为关楼挡道,当即将其拆除。从此,形成剑门关无“关”的尴尬局面。到了1992年,剑阁县政府在原址对面重修三层关楼。

但是,好事多磨。新修的关楼,于2006年意外失火,二楼、三楼的木质构件均被烧毁。这次修复后,不久又遭遇“5·12”汶川特大地震,关楼再度被损坏,变为危楼。

“现在的关楼是2009年以明代关楼为原本,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重建的。”剑门关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楼是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两楼一底,楼高19.34米,基座长19.16米,宽13.6米。

整个建筑以青石为基,采取三层歇山式屋顶构造。其中,房檐、环廊、木门等均采取明代传统建筑工艺进行复建。而且,关楼的方位、高度等全部经过了严格的考证。“就连券门上的剑阁二字,都是从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截取下来的。”该负责人说。

据悉,重建期间,剑阁县还利用当地特色的蜀道文化,在剑门关景区内新打造了三国主题广场、绝壁观光道、天梯峡高空滑索等72个景点,进一步拉长了旅游产业链。“这样既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还拉长了旅游产业链,一举两得。”剑阁县旅游局党组书记王显峰说。

来自剑阁县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景区共接待游客38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