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人物名片】
张渠伟,男,1966年9月生,现任达州市渠县政协副主席。2014年3月至2020年4月,张渠伟任渠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他因长年超负荷工作,患上严重“耳石症”“青光眼”,多次眩晕,几致失明;他创新开展“九比九看”“铁军扶贫”等扶贫模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人物事迹】
张渠伟很忙。2月9日,参加完市“两会”回来,他又马不停蹄地去村里慰问和看望帮扶的贫困户。
“脱贫攻坚开始时我觉得是一项任务,帮扶一段时间后觉得是一种责任,如今是一种割舍不下情感。”去年4月,张渠伟从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调任县政协副主席,但离岗不离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始终是他无法割舍的情结。
就在几天前的举行达州市“两会”分团讨论上,张渠伟提出了持续做好返贫、致贫监测,产业、就业帮扶,补齐补优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多项建议。
编制扶贫方案、锤炼扶贫干部
2014年3月,张渠伟调任当时的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时,面对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全省第二的现状和精准扶贫这个全新的扶贫模式,张渠伟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当时还没有出台‘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等脱贫标准,如何具体落实推动精准扶贫,我也比较困惑。”不过,张渠伟认识到,精准扶贫标志着扶贫资源由“普惠分配”向“靶向配置”转变,扶贫路线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模式由偏重“输血”向“造血”转变,“关键在于,编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张渠伟一头扎进编制方案的工作中,他走村入户调研、反复琢磨,身上随时揣着小本子,一有“金点子”就马上记下。最终,结合渠县实际,张渠伟提出了“九比九看”现场会等扶贫方式。
方案有了,但一些扶贫干部对这项全新的工作不熟悉,不知道该怎么开展。为此,张渠伟写笔记、备课件、开讲座,白天当局长、晚上当教员,不但组织集中学习,还个别指导,把工作要求贯穿给每一位干部。
渐渐地,干部们政策熟了,业务懂了。在他的推动下,全县2.3万余名公职人员与贫困户结对认亲。
这些扶贫干部中,退役军人则是一股强大力量,这源自张渠伟的人才挖掘。“无论是抗洪救灾,还是应急抢险,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渠县拥有退役军人10余万,我想何不利用好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于是,张渠伟向县委建议,县委择优选派186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成为脱贫攻坚战线上的“铁军”。
与农民交朋友、用健康换时间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回过头来看,张渠伟感言,此前20多年的乡镇工作经验对他帮助很大。
“干扶贫工作,走入农民家中容易,走入农民心中不易。”张渠伟说,他是农村出生,又一直在跟农民打交道,带给他最大的帮助和启示是——了解群众的苦难和要求,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基层工作就一定会好开展。
张渠伟的办法是“打感情牌”——把农民当亲人,管年长的叫长辈,同龄的叫兄弟姐妹,年少的当成儿女,和颜悦色、交心谈心,“只要嘴巴甜,就能走得近”。
“常年走村串户,很多老百姓都认识我,有事也乐于找我,每次下乡,总有群众和我热情地打招呼。”张渠伟说。
在脱贫攻坚之初,不少群众对扶贫政策不了解,扶贫局开办起农民夜校,张渠伟到农民夜校当教师,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破除“安贫乐穷”和“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
“要真正让老百姓富起来,没有产业不行”,张渠伟深知这个道理。他主动与在外渠商联系,引导他们回乡创业,如今渠县已培育出黄花、柑橘、柠檬等五个脱贫攻坚支柱产业,建成特色种植基地16.8万亩。
6年来,张渠伟跑遍全县130个贫困村,访问了3.8万名贫困群众,行程7万多公里,很多农民成了他的朋友。
由于长年超负荷工作,2017年,张渠伟患上严重“耳石症”“青光眼”,多次眩晕,右眼视力降至0.4,左眼仅有0.02,医生告诫他,“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就会变成‘睁眼瞎’。”
但他却一拖再拖,“我也怕变成‘睁眼瞎’,可那个时候,正是全县脱贫‘摘帽’的关键时刻,如果我去做手术,临阵换将,影响了全县脱贫目标任务完成怎么办?”在张渠伟看来,他的眼睛跟14.3万名贫困群众脱贫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现今,张渠伟左眼进行了两次手术,保住了0.02的视力,右眼仍在用药水保护,他说,今后抽时间再去治疗。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已经启动,在达州市“两会”分团讨论会上,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张渠伟还提出“持续转变村容村貌、精神面貌”“提升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建议,“还要继续努力,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小康心愿】
针对产业、就业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招引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确保贫困户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补齐补优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乡村振兴底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等,确保村容村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提升基层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确保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和谐有序。
(受访者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安居乐业
扶贫、脱贫,永远在路上。
致敬一线的扶贫干部。
脱贫攻坚
支持
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