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尹 川报观察记者 邵明亮  文/图

隆昌市的高铁新镇——界市镇盛产竹,是内江种竹大镇之一,连绵的浅丘到处可见葱茏翠竹。23日下午,经过前一天的滂沱大雨,王家寺村的麻竹奋力张开巴掌大的竹叶,龙台村才栽种不到两年的雷竹生长旺盛,有的已破土而出两米多高。

麻竹竹种

“竹子周身都是宝”“全镇约一半的人都栽有麻竹”“麻竹产业实现产值已有3千万元”“去年镇上还扩大规模引进了雷竹”……站在田间地头,经常和竹子打交道的界市镇产业办主任吴运国滔滔不绝,他欣喜地看到,正是与他多年为伴的竹子,如今已成为隆昌北部新城的主导产业之一。

不仅如此,凭借竹产业特色,界市镇还获得了四川省首批特色小镇的称号,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演绎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待栽种的雷竹

竹林深处通往“幸福路”

吴运国,对界市镇的竹产业发展了然于心。

“那是从2002年退耕还林开始,全镇动员百姓发展麻竹。”吴运国说,在高铁未通车之前,界市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隆昌“后藏”,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人口较为分散,农村缺乏劳动力,田地撂荒严重。

“栽种麻竹是一种‘懒人’办法,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吴运国笑着说,因麻竹笋体大、笋质优、笋期长、产量高、生长快、成材早、产品市场需要量大等特点,很快便见到成效,深受百姓喜爱,种竹热情高涨,竹农越来越多。

比手掌还要大的竹叶

一根根竹子也成为赶走贫困的“香饽饽”。

2017年,该镇贫困村(已脱贫)桂花村栽种竹子700余亩,让贫困村发展竹产业,实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实现“插花式”扶贫,种“竹”助力精准脱贫。

目前,界市镇的麻竹已有1万余亩,雷竹2000余亩,全镇森林覆盖37%。去年,麻竹产业实现产值3千万元,基地亩产达5千元,竹农户均收入8200元。

三大举措做活“竹文章”

麻竹全身都是宝,竹笋、竹叶、竹材、竹苗都能卖钱,还可以发展林下养殖。但有季节性问题,麻竹仅在夏天产笋,显然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于是,界市镇通过考察,引进了春天也可采笋的雷竹,弥补不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23日下午,龙台村的雷竹生长茂盛,隆昌红湖雷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王古明介绍,去年合作社种下了1200亩雷竹,3年就可见成效。包括龙台村在内,界市计划在全镇发展雷竹10000亩。

吴运国(左一)对各种竹子如数家珍

方向既定,如何做活“竹文章”?界市镇党委副书记张春介绍,主要围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等三大举措开展工作。

在建基地方面,首先,继续巩固提升以王家寺、包家山、高屋、金盆寺为核心区的“川东竹海”国家级麻竹标准化示范基地、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其次,奋力打造以红旗水库为核心区的桂花、龙台、柏树、新房、芋荷周边村的雷竹标准化基地建设。实现土地流转近1万亩,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模式。

在搞加工方面,引进泰昌食品、新四海等竹产品加工企业,实现竹笋、竹叶从初级产品向加工产品升级,形成了“基地+品牌+加工”的产业发展链条,实现资源向产品转化。目前已有多个竹产品加工企业和专合组织。

在创品牌方面,唱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等荣誉品牌。创建了“泰昌源”竹笋品牌和“界市竹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界市镇竹林遍布

采访手记:

“要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的话语响彻耳边。

生于斯、长于斯的界市人,对于竹子,已培养出了多年的情愫。满山的竹林,竹林下的竹笋,都已经深深刻在了记忆里。

让竹林成为风景线,更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在隆昌市的统筹部署下,界市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竹产业全面融入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竹产业+项目推进、竹产业+脱贫攻坚、竹产业+河长制、竹产业+特色小镇、竹产业+电子商务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