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蒋京洲 吴聃

春风卷起硝烟,穿过80道年轮,零落在腾冲市国殇墓园层层叠叠的墓碑中。4月4日,清明节。一支平均年龄100岁的中国远征军老兵队伍,从四川成都来到了云南腾冲,在清明节为阵亡的战友献上一捧黄花。

4月3日。远征军老兵在松山抗战遗址献花   吴聃/摄

1942年,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为保障国际援华通道的畅通,约40万将士先后奔赴滇缅战场。他们以血肉之躯打通滇缅公路,使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

2025年3月31日,部分远征军老兵们从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出发,途经西昌、云南保山,于4月3日晚到达腾冲。4月4日上午,远征军老兵们来到腾冲国殇墓园吊唁牺牲的远征军将士。

4月4日,远征军老兵在国殇墓园向阵亡将士敬酒  蒋京洲/摄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进会会长蒲寒告诉记者,这已经是第七次组织远征军老兵前往故地祭奠战友。2016年,有远征军老兵找到蒲寒,问:“你能不能帮我们筹点钱,带我们到以前打仗的地方去看看,再给战友们敬个礼。”

4月4日,远征军老兵在国殇墓园阵亡将士纪念碑前行礼  蒋京洲/摄

作为远征军的后代,蒲寒理解老兵们的心情。他们是怕再晚就没机会了。2016年以来,除疫情中断两年外,蒲寒以慈善促进会的名义发起了7次远征军老兵祭奠战友活动,分别前往滇西、缅甸、印度等地。她记得,有老兵走入印度的远征军墓地,突然嚎啕大哭;有老兵在松山战场遗址追忆往昔,难掩涕泗……

每一年活动结束,回去后都有老兵逝去。慈善促进会登记在册的抗战老兵,正以每年20多个的数量减少。“这是他们的一桩心愿。” 蒲寒说,只要还有一个老兵在,她就会继续把活动搞下去,帮助他们实现祭奠战友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