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概念。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内涵丰富,包括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当然,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强有力的外部支撑,离不开我们所处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尤其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息息相关。
2022年,ChatGPT在美国的诞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史无前例的革命,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而今年初科技圈里出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搅局者”——DeepSeek,凭借其独特的推理能力和简单的操作方式,一跃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流”。毋容置疑,人工智能将给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带来重要的机遇,将成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新路径,系统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方向性、科学性、协调性和适应性。
以数据挖掘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方向性
方向性是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最重要的要求,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由此可见,全面从严治党首要的是政治问题,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站位是否正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守住政治防线、政治底线、政治红线,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立场不移、政治定位不偏。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能力赋予其强大的预测功能,因此,像DeepSeek这类人工智能大模型可直接或间接地矫正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运行方向。
从直接方面来看,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全面收集和深度分析党员干部的行为信息,对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方向进行纠偏。借助人工智能可以获取党员干部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方面的行为痕迹,发现其政治立场、政治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其政治行为的趋势,从而及时调整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前进方向。
从间接方面来看,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舆情分析对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方向进行纠偏。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倾向,会投射在公众的评价上。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舆情分析功能,可以借以抓取各类网络平台上出现的发帖、评论、投诉、建议等公众评价信息,并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公众对党员思想行为的感知,了解掌握党员干部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的现状和趋势,从而提出针对性的纠偏建议,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以智能生成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科学性
DeepSeek有一个突出特征:具有强大的智能生成能力,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精准的、有针对性地回应信息,从而大大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科学性。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可支配的制度资源与物质资源、社会大众支持度等因素,往往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任务确定、战略战术选择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对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展开SWOT分析,明确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强项、短板、机会和威胁,以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决策的科学性。全面从严治党决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定位、任务部署和路径选择。人工智能可用以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SWOT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政治优势及其存在的权力监督短板、党执政兴国的成效影响带来的各种机会、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政治风险等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化的综合分析判断,提出科学合理的全面从严治党目标,为中央和地方领导者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同样,人工智能在确定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和推进全面严治党路径方面也可以发挥类似作用。
第二,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执行的科学性。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特别是法规制度执行的科学性,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整体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人工智能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智能生成能力,使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获取中央和地方各级全面从严治党法规制度的执行状况,找出制约执行力的关键因素,生成有效提升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这样,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执行的科学性就得以大大提升。
第三,增强全面从严治党评价考核的科学性。科学的评价考核是衡量和激励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中央和地方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全面从严治党成效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顺利推进。DeepSeek的出现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我们可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目标、任务和手段的具体要求,运用人工智能构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全面从严治党评价指标体系,再收集整理各级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大数据,对各级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进行精准的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和激励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重要依据。这样,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科学性就得以大大增强。
以信息共享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协调性
DeepSeek对数据的高效收集,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数据的广泛共享,信息共享可以大大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协调性。
首先是增强纪律与法律之间的横向协调性。一直以来,尤其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党纪与国法难以进行泾渭分明的区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衔接不畅始终是管党治党工作的制约因素。在中国特定的政党体制和政治结构下,应当加强执纪与执法的协同,让执政党在法治化和制度化的框架下推进管党治党的进程。人工智能的信息共享功能让增强纪律与法律之间的协调性成为可能。
一方面,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分别对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进行全面的文本梳理、比较,发现二者之间交叉、重复、矛盾之处,及时修订和调整,使它们在文本上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对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执行状况展开深入的分析,找到二者在执行衔接、相互配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使它们在执行上协调一致。
其次是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各层级之间的纵向协调性。内部各层级之间的协调一致,对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智能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在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推进情况的互联互通,这就意味着各级党组织可以更加明确不同层级的党组织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和运行状况,对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同层级之间的协调衔接状况有更加准确的把握,依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完善不同层级之间合作衔接机制,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纵向协调性。
最后是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国内外实践之间的国际协调性。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在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的情况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必须实现国内实践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人工智能可用以准确获取国外政党治理的最新趋势、各国反腐败政策的最新调整、国际追逃追赃的最新进展等有关情况,依此调整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与方法,使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国内实践与国外形势高效协同。
以机器学习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适应性
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设定、战略步骤、实施措施等关键内容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相匹配。充分挖掘和利用DeepSeek的机器学习能力,可以实时掌握全面从严治党的环境状况,从而使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断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
第一,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国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其廉洁水平。因此,全面从严治党不可单兵突进,孤军奋战。如果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设定、制度建设、手段选择等重要内容脱离了经济发展水平,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就不可能顺利推进。因此,准确掌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能源消费等经济发展数据就尤为重要。借助人工智能强大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很容易实时获取以上信息,这无疑可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
第二,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适应性。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体育、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有重要影响。理论上,公共服务水平越高,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越容易推进。人工智能可用于获取公共服务方面的准确数据,作为规划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参考,从而提升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适应性。
第三,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文化建设水平的适应性。文化在推动反腐败和管党治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诚信价值观、廉洁意识、腐败容忍度、民间习俗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特别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必须以解决公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学习功能获取腐败容忍度、民间习俗和公众急难愁盼等方面的准确信息,通过满足公众的生产、生活诉求,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文化与制度的相互促进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文化建设水平之间的适应性。
总之,人工智能的兴起是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机遇,必须牢牢把握。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任何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严峻挑战,对管党治党工作提出难题。在AI时代,反腐败斗争是否会从传统的赤手空拳的格斗,升级为利刃枪炮的拼杀?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弱人工智能时代,AI的功能仍限于执行,尚不能左右全面从严治党规则的制定,而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AI就产生了自我意识。那么,届时如何限制AI对国家治理的一系列影响,这是当下不得不未雨绸缪的重大命题。(作者系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