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周显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围绕客户争夺,成都糖酒会的硝烟刚散去,白酒行业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从“渠道制胜”到“用户直达”,一场全方位转型开始全面上演——
五粮液开创“五步品酒法”,在网络上以铺天盖地之势展开;汾酒旗下玻汾通过生活类短视频精准锁定年轻消费群体;泸州老窖窖主节带来一场体验升级的美酒文化嘉年华;部分区域酒企通过与新零售渠道合作打造爆款产品,探索突围路径……当中国酒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以消费者为核心的C端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面向C端
酒业发起直面消费者争夺战
最近,五粮液两大动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大举推广“五步品酒法”,同时推动营销体系的深度变革,分别从消费端和渠道端展现出头部酒企的战略转型路径。
据介绍,五粮液“五步品酒法”以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悟其格、感其美为要点,让消费者自由调配不同年份、度数的五粮液,创造个性化口感体验,将专业品鉴转化为大众可参与的文化营销活动,体验过这种品酒法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普遍表示,这让“喝酒从社交应酬变成了文化品味活动”。
汾酒旗下玻汾则在探索另一种创新路径——通过生活类短视频精准锁定年轻消费群体,在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关联起一系列“轻饮酒”“慢生活”主题的短视频,通过“下班后的小确幸”“周末微醺时刻”等生活化场景的共鸣,力求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树立“高性价比口粮酒”的品牌认知。
头部酒企创新举措频出,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目标:在行业调整期,通过C端渠道拓展和消费体验升级,构建更有效的促销路径。有业界专家认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是白酒消费迭代的重要体现,各大酒企不得不转变意识接受考验。”
与此同时,在内部组织架构方面,各大酒企也在积极向市场靠近。五粮液销售体系已开启一场“抵近市场”的深度变革——撤销五粮液品牌事业部及专卖店管理部,做强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提升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和消费者服务能力。郎酒销售体系近期完成新一轮组织升级,青花郎事业部、红花郎事业部、兼香事业部三大品牌事业部升级为准公司制度运行。
正如酒业行家吴向东所言,头部酒企应推动白酒消费文化的升级与商业模式的精简,致力于为行业创造非内卷化的价值,这无疑是推行C端战略的核心要义。
重构“人货场”关系
新零售串起新价值链条
4月2日,谷小酒终端答谢会在安徽举行,邀请当地近1000家终端店参与。谷小酒董事长刘飞透露,通过10多万家终端门店,公司光瓶酒业务同比增长500%,产品复购率在2024年达36%。
数量众多、层级复杂、成本高昂的经销商体系,曾经是白酒销售的重要推手和渠道,但近年来这些动辄以万计的营销触手正在被重新审视和深度重构。
2024年,胖东来通过与河南宝丰酒业合作开发自有品牌,试图开创一种高性价比、高信任度的新型白酒销售模式——以70元/瓶的售价,通过13家门店就实现单日最高7000箱的销量,全年为宝丰酒业带来5亿元销售额。
这种“零售商+酒企”的合作模式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盒马与诞生于成都的光良酒业推出联名“五种粮食酿的酒”,常年位居盒马浓香型光瓶酒榜首;永辉超市与仁怀酒企合作推出小酒产品,挤进酱酒赛道……这些案例有一大共同特点:去除中间环节,由合作方基于对消费者的深刻理解和会员系统直接参与产品定义,打造“素牌酒”。
“从销售渠道变革来看,大C端、私域定制比普通的渠道经销商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铁犁表示,这类新零售渠道重构“人货场”关系,同时把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视为核心资产,而酒企则专注于产能保障和品质控制,在白酒行业形成新型产业分工。
回归消费
走好“从量到质”的转型之路
在业内人士看来,白酒行业正在从“量”到“质”发生深层转变,在消费升级与理性回归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酒企逐渐将重心转到直接面向消费者的C链模式。
北京君度咨询董事长林枫表示,酒业缩量下行或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C端突围成为酒企谋求增长的主攻方向,新一轮C端争夺战正式开启。
头部酒企已在布局未来。五粮液“五步品酒法”并非止步于品鉴方法的创新,而是借此传递“和合共生 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打破认知壁垒、场景壁垒、价值壁垒;胖东来则通过自有品牌建设,将酒业从“方法论”升级为“价值生态”。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呼应国家“以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的政策导向,也为行业提供了转型范式。
“让白酒产品回归消费品的本质,而非传统渠道赋予的金融属性。”酒类营销专家、赣风传媒首席顾问唐锦华认为,这场转型的终极目标是让白酒消费从“社交刚需”转变为“文化体验”与“品质生活”的表达,“真正的增长动能,源自对消费本质的回归。”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