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高速碰撞爆燃事件引发热议,动力电池成为关注焦点。根据现行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动力电池在热扩散导致乘员舱危险之前,需提供至少5分钟报警时间,也就是300秒逃生时间。但是,此标准是基于实验室测试得出,在实际事故中,逃生时间却是极少。为什么电动汽车起火这么快?火势这么猛?出事故到底有多少逃命时间?
监制:赖永强 刘若辰
主创:兰珍
剪辑:实习生 周晓彤
编辑:王万航 张运骄 陈雪莲
配音:高杲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扫码查看
川观新闻 | 记者 兰珍
2025-04-03 21:47
全文播报
四川
进入频道
近日,小米汽车高速碰撞爆燃事件引发热议,动力电池成为关注焦点。根据现行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动力电池在热扩散导致乘员舱危险之前,需提供至少5分钟报警时间,也就是300秒逃生时间。但是,此标准是基于实验室测试得出,在实际事故中,逃生时间却是极少。为什么电动汽车起火这么快?火势这么猛?出事故到底有多少逃命时间?
监制:赖永强 刘若辰
主创:兰珍
剪辑:实习生 周晓彤
编辑:王万航 张运骄 陈雪莲
配音:高杲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去APP中热议吧
去APP查看
国标定的300秒逃生时间,但通过发生的事故可以看出,“现实还很骨感”。新能源车电池“脾气暴”,一旦“发火”,快得有点像火箭发射,根本拦不住。这再次为驾驶安全敲响了警钟,希望这方面加快优化改进。
感觉跑不脱啊,受到惊吓还要反应一下,如果短到30秒的话,那就死定了
目前电车的技术突破点还是在于电池! 如果电池的安全性不解决,市场“站不住”!别看外形再靓丽,别说智能化再高,消费者还是要“安全第一”! 试看哪家先把“电池组”安全性解决了,他就可以“笑傲江湖”!
个人觉得,人工智能,重点在人而不在智,终究替代不了。
感觉买电车还是有点危险
注意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