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观察 张梦露 筠连融媒

3月31日至4月3日,“筠见世界 连动未来”宜宾市筠连县推介活动在宜宾学院临港校区举行。这场为期四天的活动,融合“才聚筠州·职等你来”人才招聘、“寻味筠州·乐享食光”主题美食节、“筠品进校”宣传推荐等,通过校地合作深化、人才招引、产业推介等多元形式,向高校学子递出筠连发展机遇新名片。

2024年以来,筠连县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筠品出川”“筠品进校”“知名高校行”等引才活动,全职引进医疗卫生、教育等专业领域人才48人,企业本科人才788人。

当前,面对县城引才难、留才难的挑战,筠连做了什么?

校地合作再升级 从单向输血到双向赋能

筠连深谙“产才共兴”的发展逻辑。

4月1日,“筠见世界 连动未来”筠连县推介活动现场会在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开放会堂举行,产教研融合基地建设和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两大项目签约落地,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新阶段。

活动现场为8位专家颁发“丰乐乡专家顾问”聘书,首批涵盖茶产业升级、水粉工艺优化、特色黄粑产品加工等领域的10个“揭榜挂帅”项目同步亮相,最高单项经费达170万元,既展现出引智诚意,又精准锚定县域产业转型痛点。

“才聚筠州·职等你来”人才招聘活动中,吸引了21家企业携32个产业岗位进校园,涉及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让产才对接更加精准高效。不少学子纷纷表示,招聘活动让他们对岗位要求、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清晰的认识,也看到了筠连发展前景。

智力引进的同时,本土人才培养同步发力。宜宾学院筠连籍学子交流座谈会上,现场通过宣讲介绍、交流活动等⽅式,构建筠连学子与家乡的情感纽带,吸引更多学⼦选择家乡就业创业。

“宜宾学院和筠连县情谊深厚,推介活动走进宜宾学院是推动县校深度合作的开始。”宜宾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有更多宜院学子扎根筠连、更多宜院师生服务筠连,与筠连父老乡亲共同打造“天下谁人不识筠”的城市品牌。

筠连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推介会既是一场校地合作的“双向奔赴”,更是一次“以智赋能、以才兴城”的战略实践。筠连期待此次活动为契机,共同探索未来校地合作的新路径、新发展,持续强化创业平台搭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创业就业等校地合作领域双向赋能,促进双方合作发展迈上新台阶。

校地合作深入推进。近年来,筠连县致力于引智赋能产业发展,通过柔性引才机制,吸引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宜宾学院等80余名高校专家组建“智囊团”,让县域经济发展得以共享高校智力资源。

“美食+”抓住学子的胃,更抓住他们的心

“麻得通透,辣得鲜香!”“寻味筠州·乐享食光”主题美食节活动成为人气焦点。现场,筠连知名厨师团队联合俏佳尝、篱垣里、德馨堂等特色餐饮商家,带来椒麻鸡、蛋圆子、桐子叶粑粑、糟黄瓜、水粉等地道风味。在产品展销区,沐爱米花糖、苗家干巴牛肉等明星产品备受欢迎,不少摊位前都排起长队。

筠连二十四节气养生汤是活动的一大特色。“立夏·鲫鱼枸杞汤”“立冬·鸡爪阿胶汤”“清明·海马枸杞鸽子蛋汤”等应季菜品融合节气知识与温补食材,将传统节气文化与食补理念结合。“我在现场观摩了筠连水粉的制作过程,还品尝了椒盐酥糖、干巴牛肉等特色美食,都非常美味,会向更多同学推介筠连美食。”宜宾学院学生杨涛对筠连美食赞不绝口。

文化展演区同样人气高涨,省级非遗项目筠连苗绣,市级非遗项目筠连红茶走进宜宾学院。活动现场,师生们品红茶、尝茶食,在老师的教授下学习苗绣技艺,了解苗绣历史。“通过苗绣学习,我了解到苗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新之处,像玩偶、绣包等作品,不仅美观还很有实用性,推荐大家都来体验一下苗绣文化。”宜宾学院学生倪嫣说。

筠连通过“美食+”模式输出地方文化IP,抓住学子的胃,更通过他们对筠连的了解,吸引他们来筠连创新创业。

近年来,筠连县承办“寻味宜宾 食在清华”宜宾美食文化节第三季活动,累计吸引4.4万余名清华学子参与,并邀请清华大学川渝协会15名清华学子来筠开展支教实践品牌项目。

筠连还借助高校资源反哺地方发展,持续开展“逐梦筠州”暑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平均每年承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0余所全国全省知名高校、120余名学子来筠实践锻炼。

筠连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当地将聚焦校地合作,持续强化与宜宾学院等高校合作,打造在宜高校校地合作示范样板;同时聚焦乡村振兴,探索乡村振兴“新农人”队伍建设有力措施,开展优秀乡土人才评选,不断壮大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队伍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