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观察 张梦露

“再确认一下数据有没有错误”“系统试运行各项结果显示正常”……3月28日,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四川辰海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以下简称:辰海数科公司),键盘敲击声与项目讨论声此起彼伏。眼下正值几个重要项目上线的关键时期,陈伟强所在的项目小组策划群里,一条条消息不断弹出。

今年26岁的陈伟强,大学主修软件工程,2021年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后,踏上了职业生涯的道路。这位成都青年与宜宾的缘分始于2023年,彼时已在成都某公司担任前端开发工程师的陈伟强,经朋友推介了解到辰海数科公司的发展前景。“既有契合个人发展的技术空间,又有新兴产业的城市机遇。”带着对数字经济新蓝海的憧憬,他跨越200多公里来到长江首城。

“在成都时更侧重研发技术深耕,宜宾给予的是多维成长空间。”陈伟强这样对比两地差异。在辰海数科公司梯度培养机制下,他从技术骨干逐步转型为项目管理人才。如今,作为研发部项目经理,陈伟强的工作范畴已扩展到需求对接、产品规划、团队管理等全流程管控。两年来,他与来自乐山、达州、自贡等地的11人团队,先后完成智慧会务、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智能会议室、智慧楼宇、智慧用车、智慧商旅等多个项目的研发与实施。

其中,智能会议室系统运行于三江新区管委会,管理28个会议室,累计服务超过1400场会议,提高了会议室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监控28个设备,服务13个排污口,提升了环保监管智能化水平。“智慧用车系统应用于商务用车,能更方便车辆内部调度;智慧商旅项目针对出差报销难的问题,通过与携程等平台合作,解决员工垫付差旅费的困扰,将于今年4月上线。”

工作中的陈伟强

来宜宾后,陈伟强感受到这里不仅工作氛围轻松,生活节奏适宜,产业发展也势头强劲。“随着华为、迅雷等科技企业的入驻,宜宾数字经济产业链日益完善,工作岗位和机遇也不断增多,为年轻人成长提供了沃土。”

工作半径与生活圈层和谐共生,让陈伟强有了扎根宜宾的打算。住所距公司仅2公里,每天早上到达工位后,陈伟强就开始跟进多个项目进度,验收产品质量,并根据客户需求调整规划。周末时,陈伟强常去健身房和图书馆放松身心,偶尔也会游览李庄古镇等宜宾著名景点。“宜宾交通非常便利,空闲时回成都也很方便。”

当前,陈伟强所在的辰海数科公司,通过“理论培训+项目实战”的培养模式,已孵化出多名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辰海数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定期开展的鸿蒙系统认证培训、管理能力提升课程,以及阶梯式晋升通道,让更多技术人才在这里实现职业价值的几何级增长。

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是宜宾数字经济腾飞的基石。近年来,宜宾采取有力措施,将不断聚集的科技、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的优势,通过设立3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和6亿元高校扶持资金,发挥人才引领作用,逐步构建从基础教育到产业应用的培养链条。目前,宜宾集聚数字经济领域本科及以上人才超4000人,数据标注人才储备达3500人,华为鸿蒙认证、微认证等专业培训为产业持续输送新鲜血液。

以产引人,以城聚人。2024年,宜宾数字经济规模超600亿元,连续两年跻身全国数字百强市。宜宾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治理等前沿方向,依托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和政策创新,持续深化“数字+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把宜宾打造成为人才聚集的沃土和全国数字经济的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