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张立峰

清明小长假来临,除了法定假日,一些地方的中小学还连放了春假。日前,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发布通知,明确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今年4月7日、8日放春假2天。除了利川市,浙江省杭州市的上城区、拱墅区、钱塘区今年的春假,则安排在4月28日至30日,与“五一”小长假一起连休。

“放假时间变长了,全家有更充裕的时间亲近大自然,能从紧张的学业中解脱出来,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参观博物馆、文物古迹,体验劳动,提升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从媒体的采访可以看到,放春假得到了部分家长的肯定,这也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相吻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已经被明确写入方案。

若放春假,放假时间如何选择?假期生活如何安排?会不会影响日常教学?学校放春假,家长在上班怎么办?事实上,增设春秋假的问题,近年来引发了不少讨论。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966号建议:“增设大中小学春秋假期,建立错峰休假制度促进旅游业均衡健康发展。”同年10月,教育部答复称,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做出具体安排。但实际上,这一假期还并未普及。这几年,只有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的少数学校进行了尝试。在一些家长看来,只给学生放假,不给家长放假只会让孩子沉迷于游戏;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面临的不是假期太少的问题,而是学习时间根本不够。

放好春假,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放假时间上看,除了和清明、“五一”这样的大假“凑整”连放外,中小学可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节日、地方风俗、民族习俗设置更多样的放假时段。用好春假,则需要学校安排足够丰富的春假活动,例如利川市的春假通知就向家长列举了详细的可参与的活动内容。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和社区联系,为无法请假的家庭安排好学生的春假生活,做好托管服务。

放好春假,能提高广大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家庭的多方配合。各地政府不妨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用人单位则需要理解和支持,鼓励员工调休陪伴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快乐且有意义的春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