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研究员  黄爱林

近日有报道指出,在人工智能用电需求飙升之际,大国正在竞相成为首个创造电网规模核聚变能源的国家。

核聚变能源是什么?学术上的解释是指核融合、融合反应、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即小质量元素的原子核(例如氘和氚)聚合成为重核(例如氦)所释放的巨大能量。通俗来讲,就是在地球上造个“小太阳”来发电,燃料来自海水中的氘元素,通过聚变反应释放巨大的能量,特点是清洁安全,几乎无污染,也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

核聚变正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由核聚变行业协会发布的《全球核聚变产业报告(2024)》(下简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欧盟等均在核聚变领域展开过公私合作项目,越来越多的政府公共资金投入到核聚变领域的私营企业中。报告认为,政府投资的增长反映出各国政府对核聚变的兴趣日益浓厚,还表明越来越多的政府作出战略选择,由企业来推动核聚变示范电站的建设、证明核聚变作为可行能源的潜力。

核聚变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2031-2035年有望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公司中,89%预计核聚变将在2030年底实现供电,70%则认为这一目标将在2035年底前实现。2025年全球可控核聚变领域迎来密集技术突破与产业合作,中国央企强化在聚变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而美国则宣布启动全球首座核聚变发电厂建设,全球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再度提速。聚焦到四川,川观智库注意到2025年2月,中国首家直线型可控核聚变公司瀚海聚能举行了聚变装置基地改建工程启动仪式,这家成都公司正式从核聚变技术研发迈入工程化实践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