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两防两化’建设后,站里新建了检测室,可以做动物疫病基础检测,方便多了。”4月1日,说起这段时间站里的新变化,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张鑫难掩笑容。
马鞍镇畜牧兽医站新建的检测室将承担动物疫病基础检测功能。
他口中的“两防两化”意为防控阵地建设规范化、防疫工作管理标准化,是当前南充推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之一。
南充是四川畜牧业大市,现有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县8个、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7个,2024年出栏生猪565.7万头、牛12.8万头、羊168.0万只、家禽6621.5万羽,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七、第二、第二。据统计,畜牧产值占南充农业总产值一半以上,是全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突破“千亿大关”的最强支撑。
基层畜牧兽医站在产业发展、疫病防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监管等方面承担重要职责,是畜牧业稳定安全发展的核心力量。但长期以来,南充基层畜牧兽医站面临着人员不足、办公环境差、诊疗设备落后、信息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
“'未来三年,南充市将通过加强人员配置、改善办公环境、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运行和畜牧生产、疫病防控、调运监管、有限空间安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开展,分批次推进全市228个基层畜牧兽医站‘两防两化’建设。”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饲料科副科长孙姣介绍,该举措将全面提升基层畜牧兽医队伍能力水平,有效保障全市畜牧产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马鞍镇畜牧兽医站所属的马鞍中心片区是仪陇县“1+11+37”(1个县级主管部门+11个中心站+37个乡镇站)畜牧兽医管理体制重点节点之一,管理畜禽规模养殖场37家、养殖大户22家、散养户10050余家、年宰生猪8万余头的A类生猪屠宰场1家。该中心畜牧兽医专业人员占比高,办公场所相对规范,基础条件较好,是南充最新打造的“两防两化”建设示范样板。
马鞍镇畜牧兽医站物资库房规划有序。
当天,记者在张鑫的带领下,走进马鞍镇畜牧兽医站,只见冷藏保管室、物资库房、检测室等设备用房规划有序,焕然一新。
“现在设备齐全、物资充足,不用像以前一样,连疫苗都要分批次去县上领了。”张鑫告诉记者,经过系统培训学习后,站内人员还可根据养殖厂实际情况,为养殖户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建议指导。
“‘两防两化’建设改变了乡村畜牧站的站容站貌,夯实了阵地建设,增强了基层畜牧站干部职工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坚定了大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仪陇县农业农村局马鞍中心畜牧兽医站站长刘林资表示。
记者现场了解到,按照先易后难原则,今年南充将率先完成60个基层畜牧兽医站“两防两化”建设,到2027年全面完成全市228个基层畜牧兽医站“两防两化”建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