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权力,不会自己关进制度的笼子。”近日,山西省高平市一网友称,开车与一女司机发生纠纷后,遭到对方持续辱骂不说,选择报警后,结果女车主在派出所里拒绝道歉,还放言“我是司法局的”“去起诉我吧”。3月29日,山西高平市司法局发布通报称:经查,当事女子确系该局工作人员,已予停职处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停职处理固然必要,但公众更期待“身份即责任”的制度性反思,堵住“权力撒野”的漏洞,才能让一些飞扬跋扈者长记性。

“骂人还带单位字幕,这是有职业病吧?”网友们略带讽刺的调侃道。本是一件很小的交通摩擦,不仅不依不饶、出言不逊,还如此“自报家门”。表面上看,这是个人素质问题,但根源上却是权力的傲慢和特权思维。公职人员,特别是作为“司法局工作人员”,遇事原本就该更理性讲法律,而不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就产生“权力幻觉”,自恃拥有凌驾于道德和法律之上的“特权”,肆意耍“官威”“施压”,将手中的微末权力视作欺凌他人的筹码和“底气”。

权为民所赋,理应权为民所用。公职人员无论身处何职,都应时刻铭记职责与使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恪守法律条文与道德底线。毕竟,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里,真正的后台不是哪个单位,亦或是什么头衔,而是人民群众心中那杆秤。

这里是《目光》专栏,愿你目之所及,皆有光明。

责编:刘雨婷  编辑:岳沛

来源:光明网  作者:陈谷子、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