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雨 川观新闻记者 陈松
“多亏你们的帮助,我才能这么快拿到被拖欠的务工费用。”近日,雅安市宝兴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回访群众反映的拖欠工资问题时,群众黄某某对纪检监察干部推动化解欠薪“旧账”的举措赞誉有加。
事情要从去年秋初说起。“每次打电话去问都说再等几天,用工单位一直推脱着不发工资。”去年10月的一天,面对迟迟未能到账的工资,黄某某拨打了该县政务服务中心12345服务热线。
不久后,宝兴县纪委监委政府欠薪监测点的工作人员就从政务中心热线工单台账中发现了该问题。了解问题后,他们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对县人社部门采取“点对点”交办,督促其制发限期改正指令书,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挥“贴身”监督优势,动态掌握问题处置进度。经调查核实,由于项目分包公司未及时向承包单位请款,导致民工工资被拖欠。在县纪委监委跟进监督下,次月,黄某某便收到了用工单位补发的2.5万元工资款。
宝兴县纪委监委政府欠薪监测点工作人员利用雅安市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平台动态掌握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徐豪翰 摄)
2024年以来,宝兴县纪委监委聚焦办好“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着力整治政府项目和国企项目欠薪问题,在全县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设置政府欠薪监测点10余个。同时,会同县人社、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建立政府和国企项目欠薪问题联动协作机制,畅通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建立政府欠薪问题台账,实行政府欠薪“快立、快调、快裁、快结和问题线索移送”的“四快一移”办理模式,督促欠薪问题限期整改到位。
在解决新问题的同时,他们还着力推动欠薪“旧账”化解清零。此前,有该县村民向乡纪委反映,6年前参与修建宝兴县五龙乡格达桥枇杷产业广场的务工费一直未能拿到。经查,该项目由于施工手续不全,项目施工方拿不到工程款,乡党委政府相关领导调整后,未能及时掌握情况,导致该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针对此类欠薪“旧账”,宝兴县在全县大力开展“新官要理旧账”专项治理行动,靶向监督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梳理排查出政府欠薪类问题19个。对久拖不决的疑难问题,实行“一案一专班”,由县级领导挂牌包案,成立工作专班,及时找准问题症结,县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拨付民工工资,确保欠薪“旧账”全部还清。
“要根治农民工欠薪讨薪问题,动态监管很重要。”据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动态管控,县纪委监委推动职能部门建立完善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机制,实现民工工资支付“实名制+大数据”管理,畅通民工欠薪举报投诉“绿色通道”,建立定期回访机制,依托监督举报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动态掌握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保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切实维护务工群众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宝兴县已排查重点项目43个,处置全国欠薪平台投诉98个,办结“12345”投诉信件245件,回访群众82人,为1420名民工讨回被拖欠的工资2300余万元,全县历史遗留的政府、国企项目欠薪问题全部“清零”,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10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新官理旧账既是使命所在、职责所系,更是服务人民群众、实现自我的价值体现。不推诿、不拖不等,勇于认领和整改旧账,把烂摊子收拾好,这才是新官应该做的事。
新官理旧账,民心不失望,清风传久远,民心之所向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懒政、庸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保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切实维护务工群众合法权益。
关注民生,切实解决问题,赢得民心!
保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切实维护务工群众合法权益,让农民工有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