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四川成都锦江经济开发区(成龙路片区)网红经济生态发展大会暨微短剧平台首发活动在锦江区成龙路街道举行。此次活动由锦江经开区管委会、锦江区商务局、锦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锦江区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指导,锦江区成龙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四川天府文化传播中心、四川省体育运动休闲协会等单位主办,吸引了高校、MCN机构、影视企业等80余家单位参与。
据悉,此次活动围绕贯彻落实锦江区新质生产力培育543工程战略部署,以“平台经济+网红经济”双轮驱动为核心,聚焦微短剧产业的创新与升级。“微短剧校地企合作基地联盟”在活动中正式成立,并重磅发布“450计划”,旨在通过校地企协同、产教融合,推动微短剧内容生态与商业价值的双向赋能,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强劲动能。
校企合作破除壁垒
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
作为活动最大亮点之一,“微短剧校地企合作基地联盟”的正式成立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该联盟联合四川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等全国影视类高校,四川天府文化传播中心、重庆广电网络视听协会、西安微短剧产业联盟等行业协会及头部影视传媒企业共同组建,致力于构建“产教资源池”与“人才输送带”,为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撑。
同时,该联盟以“项目驱动、资源共享、长线思维”为核心理念,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定向培养编剧、制片、摄影、后期等紧缺人才,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了让优质内容与商业价值高效对接,活动现场,“耍看短剧”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聚焦整合剧本交易、拍摄制作、流量分发等功能,为中小制作团队和网红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有效整合短视频制作、MCN机构、电商平台、高校智库等全链条资源,搭建“内容创作—网红孵化—流量变现”的一体化生态圈。
据了解,微短剧校地企合作基地联盟计划联合450所高校与450家企业发起“450计划”。该计划以联盟为载体,依托短剧平台“耍看短剧”,共同孵化450部定制微短剧,实现“一校一剧、一企一品”的深度合作模式。每一部剧既是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企业品牌传播的创意载体。
政企学研共话未来
探索打造产业生态圈
在现场的高峰对话环节,政府代表、平台方、企业领袖及高校专家共同探讨微短剧产业生态构建与未来发展。
期间,四川传媒学院常智导演在分享人才培养路径时表示,学院正通过‘三维联动’模式构建人才体系。学院已开发《微短剧创意工作坊》《短视频商业模型》等12门特色课程,并与联盟企业共建“人才孵化加速器”,为优秀学生提供创业扶持基金;成都市影视制片行业协会秘书长周俊则提出包括搭建技术中台、构建IP孵化机制、打通变现通路、组建创新联合体与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在内的“五个一”工程的产业生态构建方略,为微短剧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据了解,此次大会将进一步推动短剧与文旅、消费、科技等产业跨界联动,探索“内容+电商”“IP+衍生品”等新业态,为实体经济注入数字化活力,助力锦江成为西部网红经济的新高地。同时,成龙路街道将依托校地企合作基地联盟成立,探索出一条“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发展路径,力争传递更多“锦江故事”“成龙故事”,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新力量。
华西社区报记者 高昊焜 受访单位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