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  米易县融媒体中心 王珺玮 文/图

近日,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南片区稻菜轮作设施番茄高质量发展技术交流会在攀枝花市米易县举行,大会汇聚了西南片区11个省5个试验站的专家近百人,大家共商番茄产业发展良策,共谋稻菜轮作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之路。

活动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南片区试验站主办,攀枝花综合试验站承办。重点围绕“稻菜轮作、种业提升、设施升级、机械化生产、蔬菜废弃物还田”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强化产业科技支撑,推动蔬菜种业振兴,番茄产业向设施化、绿色化、全程机械化迈进提供发展思路。

交流会现场,各试验站的专家分享了番茄新品种、设施番茄稻菜轮作新模式、如何实现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蔬菜废弃物四位一体原位还田微生物技术及应用等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米易县丙谷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吴天菊感慨:“此次收获颇丰,专家老师带来了很多新技术、新品种,讲解得十分详细,让我们对今年实现增产增收信心更足了。”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于现场观摩。与会人员前往米易县撒莲镇青松林农业公园、安全村稻菜轮作设施番茄生产基地、丙谷镇绿怡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地进行实地观摩。大家近距离观察水泥立柱钢架大棚的构造、番茄标准化种植和雾培蔬菜的生长情况。在蔬菜新品种试验基地,专家实地调研百余个番茄新品种的种植表现,并品尝番茄新品种的口感风味。“米易的稻菜轮作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如果元谋县能够借鉴这一模式,相信对当地番茄产业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参观结束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南片区负责人和江明说。

据介绍,攀枝花拥有独特的南亚热带“岛状”立体气候,年均气温20.7℃,年日照27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温室”。近年来,该市立足资源禀赋,以“高、精、特、新”为导向,大力发展稻菜轮作、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形成了“春种稻、冬种菜”的高效生产模式。并且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当地率先推广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实现设施番茄周年化生产、标准化管理。2024年,全市蔬菜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超万元,稻菜轮作模式被列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