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俊才西部栖”!

去年12月23日本报刊出长篇报道《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点击阅读原文)(点击阅读短评)迄今已刊出连续报道52篇。2月20日,我们推出《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栏目,将这一主题继续向纵深拓展。

希望更多的人去关注西部,希望大家都能倾力支持西部,恳望更多的政策去助力西部……西部是广袤的,至今也还有瀚海荒漠,你我他的付出,可能只是一滴水、一抔土,但是,有了越积越厚的沃土,有了滴水汇成的清流,何愁大地不葱茏一片?!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同学们,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多么辽阔美丽!为了她的发展,有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人从天南地北奔赴而来,以宝贵青春书写奋斗华章……”春日傍晚,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中学报告厅里,支教大学生马川晴的动情讲述吸引着台下200多名学生凝神静听。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带来的一场特别宣讲。他们以《光明日报》“建功西部”报道中的典型人物为例,和同学们分享新时代的奉献精神。

“你或许没听说过‘瓜奶奶’吴明珠,但一定吃过她育的瓜!今年95岁的她,在新疆的瓜田间辛勤耕耘了60多年,培育出30多个优质瓜种,让中国人实现了‘吃瓜自由’;‘劲草院士’任继周101岁还在坚持工作,他跑遍了大西北的草原,为西部生态保护献出一生心血;还有很多年轻人,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李微楠,婉拒深圳、杭州等地学校邀请,来到云南一所乡村学校成为特岗教师,用爱和尊重托举起山里娃的梦想……”马川晴娓娓道来,用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诠释着“建功西部”的价值与意义。

“这些故事让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八年级11班孙梦晓同学说,“他们从山东来新疆工作已经20多年了,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的哥哥正在新疆医科大学读书,他说以后也要留在新疆。他们是我的榜样,我要像他们一样,把汗水洒在这片养育了我的土地上。”

“我也是!”八年级10班蒋李红瑄同学接过话茬,“这么多前辈不怕艰苦扎根在大西北,面对任何困难都不退缩,太佩服他们了。我要好好努力,长大后为西部奉献自己的力量。”

八年级1班牛智恒同学眼神亮晶晶地望向支教大学生们:“有这么多大学生哥哥姐姐在关心支持我们。有了你们的陪伴,学习更有劲头了……”

“云端讲堂”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同学们也听得热血沸腾。

“听着宣讲,我又想起了在西部的日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级博士生吕泽华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曾在西藏工作过,他感慨道,“西部是一所大学校,我在那里留下了成长的足迹,更收获了一生难忘的宝贵回忆。我相信,这只是我和这片土地结缘的开始……”

“今年暑假,我们也要出发了!现在,同学们都在积极练本领、做准备。”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张智博的

话语里满是憧憬。

(本报记者 唐芊尔 本报通讯员 苏晓雨)

往期内容

“西部招聘专场分外火爆!”

3月的清华园春意正浓,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招聘广场上,西部地区127家单位的展位一字排开,展板上的“求贤令”在暖阳下格外醒目。

“今年的西部招聘专场分外火爆!”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谢矜语调欣快,“这是自去年以来,学校第二次在大型招聘会上设立‘西部专区’,集中邀请西部省份省属国企、高校等单位‘组团式’入校引才。去年有百余家西部单位入校,今年来的更多。”

…………

点击阅读全文

“在西部育出满园春色”

“去年6月,作为母校专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师资的‘志远计划’首届毕业生,我和同学们携着教育的火种光荣上岗。今年6月,你们即将作为国家‘优师计划’首届毕业生回到中西部地区,反哺家乡、报效祖国。我们有着同一个梦想——躬耕教坛,强师兴邦!”3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兴邦 建功西部”交流分享会上,云南普洱市澜沧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杨发光的动情发言赢得满堂掌声。

…………

点击阅读全文

“我找到了自己的榜样”

一张张信笺在投影屏上徐徐展开。那些蕴含着青春、梦想与责任的故事,那些流淌着牵挂、指引与希冀的字句,在学生们心头激起层层涟漪……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高级中学的教室里,一场主题活动正在进行,组织者是武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兵团分队的“大学生老师”们。师生们以“青春与西部”为主题,书写“致未来的自己”的一封信,并共同分享。

…………

点击阅读全文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是边疆给了我们广阔舞台”》(点击阅读原文)

《“感召,来自这样的先行者”》(点击阅读原文)

《“出发!为了心中的梦”》(点击阅读原文)

《“挥洒笔墨,为他们的青春‘立传’”》(点击阅读原文)

《“饱蘸热爱,写下建功西部的青春华章”》(点击阅读原文)

《“和西部热土共同奔向未来!”》(点击阅读原文)

《“更加主动地融入西部发展大局”》(点击阅读原文)

《“将‘奉献西部’深植心中”》(点击阅读原文)

《“让个人成长与西部发展同频共振”》(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天地广阔,尽可大展身手!”》(点击阅读原文)

《“这里对人才的重视让我干劲更足”》(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聚才兴业,政策助力不可少”》(点击阅读原文)

《“青春力量涌动西部热土”》(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现代化,人才是关键资源”》(点击阅读原文)

《“青春在西部绽放最美的花”》(点击阅读原文)

《生机勃勃的西部太有吸引力了》(点击阅读原文)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点击阅读原文)

《“在西部美景里添上一笔!”》(点击阅读原文)

《“被需要的青春最美丽”》(点击阅读原文)

《“去西部的信心更坚定了”》(点击阅读原文)

《“劲草院士”任继周》(点击阅读原文)

《“来咨询西部就业的学生明显多了”》(点击阅读原文)

《“像报道里的前辈那样全心投入”》(点击阅读原文)

《“建功西部”连续报道,思政课的“活教材”》(点击阅读原文)

《“瓜奶奶”吴明珠》(点击阅读原文)

《走,到西部去!》(点击阅读原文)

《李微楠:擎一盏灯,为山里娃引路》(点击阅读原文)

《大山深处“那豆微光”》(点击阅读原文)

《齐晓景:借得东风展翼翔》(点击阅读原文)

《“平凡”的杨聪》(点击阅读原文)

《和倩如:这个“爱家”的姑娘》(点击阅读原文)

《“雪域燃灯人”岳刚》(点击阅读原文)

《“高原大医”吴天一》(点击阅读原文)

《心里有百姓,脚下就有路》(点击阅读原文)

《策勒,我一辈子的家》(点击阅读原文)

《为祖国加“油”争“气”》(点击阅读原文)

《守护高原人民“心”希望》(点击阅读原文)

《这里有太多机遇等着我!》(点击阅读原文)

《热爱,就有无限可能》(点击阅读原文)

《守护!为了万家灯火》(点击阅读原文)

《“为姐姐的选择点赞!”》(点击阅读原文)

《“家乡,走到哪儿也忘不了!”》(点击阅读原文)

《“我也回来创业!”》(点击阅读原文)《建设家乡,比别人更多一份责任》(点击阅读原文)《投身西部,我做好了准备!》(点击阅读原文)《这股劲儿,源自对西部的热爱!》(点击阅读原文)

《在西部,我找到了人生的支点》(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最艰苦的地方,我的青春在绽放》(点击阅读原文)

《忘不了在西部的那些岁月……》(点击阅读原文)

《期待大境界的学子续写新疆传奇》(点击阅读原文)

《主动报名到新疆的学生越来越多》(点击阅读原文)

《来西部,书写你自己的芳华!》(点击阅读原文)

《为投身西部的年轻人点赞!》(点击阅读原文)

《回乡创业,我真是回对了!》(点击阅读原文)

《奉献西部的情怀,我们会传承下去》(点击阅读原文)

《到西部去!我盼着出发的日子》(点击阅读原文)

《做西部教育的“接棒人”,攒劲得很!》(点击阅读原文)

《能在西部挥洒青春,这辈子值了!》(点击阅读原文)

《我为奔赴西部的“队友”骄傲!》(点击阅读原文)

《这种光,正是新时代学子应当追寻的!》(点击阅读原文)

《这漫天星辉,会照亮孩子们未来的路!》(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因我们这些“种子”而绿树成荫》(点击阅读原文)

《扎根西部,此生无悔!》(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有成就自我的无限可能!》(点击阅读原文)

《孩子的眼神,我永远忘不掉……》(点击阅读原文)

《西部需要我们,真真的!》(点击阅读原文)

《我的心愿是:这幅美景里,有我精彩的一笔!》(点击阅读原文)

《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人生吗?!》(点击阅读原文)

《“飞”出大山,是为了带着本领“飞”回来》(点击阅读原文)

延伸阅读,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甘肃高校毕业生西部创业的故事与启示》(点击阅读原文)(点击阅读短评)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俊才西北栖”!甘肃引导青年学子扎根西部创大业》(点击阅读原文)

《为“俊才西部栖”喝彩!》(点击阅读原文)

《“全力托举!让青年安下心扎下根”》(点击阅读原文)

《“投身西部,追寻光、成为光!”》(点击阅读原文)

《“奉献西部的信念之火,越烧越旺!”》(点击阅读原文)

《“让更多学子在西部尽情翱翔!”》(点击阅读原文)

《到西部去,渴望即刻启程!》(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光明日报

封面:青春博湖

责编:张永群

编辑:孙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