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密 图片由餐博会主办方提供
3月12日,成都世纪城洲际酒店内,随着热油沸腾的“滋滋”声,机械臂高频翻转炒锅精准颠勺,不到3分钟,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辣椒炒肉被装入恒温餐盘。这场由人工智能主导的烹饪展演,正式拉开了2025中国餐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餐博会)的序幕。
餐博会上的展商正在讲解产品
本次餐博会,不仅举办了“2025火锅产业高峰论坛”“小吃快餐产业创新大会”等活动,更创新打造了餐博会展区,众多复合调味品、食材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带来诸多创新产品,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和餐饮从业者驻足体验。
餐博会上,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了《火锅产业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预计2025年将突破6500亿元大关。
餐博会上的“2025火锅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当前,火锅行业正在上演‘冰与火之歌’。”红餐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经理劳华辉分析指出,2024年火锅需求端全年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9.8%,夜间消费占比提升至43%,但供给端已进入残酷淘汰赛阶段。在此背景下,品牌需紧扣“求新、求鲜、性价比、强体验”四大趋势提升竞争力。
《火锅产业发展报告2025》首次提出“加减法战略模型”——通过“加法”,打造现制鲜货、沉浸式场景、定制化服务等体验升级;借助“减法”,优化门店模型,将人工成本压缩32%、租金占比控制在15%以内,构建极致性价比体系。
“当下火锅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数字化基建与精细化运营的较量。”劳华辉说,战略落地需依赖五大核心能力——供应链需实现72小时全域鲜品配送,产品研发要建立数字化口味预测系统,成本控制要精确到每片毛肚的损耗率,而组织管理则需配备AI巡店系统和智能排班体系。
同时,红餐产业研究院还发布了《小吃快餐产业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小吃快餐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7.5%,门店总数超357万家,但行业供过于求、竞争加剧的趋势愈发明显。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表示,未来行业需通过场景升级、爆品创新和数智化转型寻求增长空间。
《小吃快餐产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全国小吃快餐新开门店近200万家,米饭快餐、面馆和米粉(含米线)三大细分赛道占据主导地位;中式汉堡成为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目前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2万家,市场规模预估达130亿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最爱就是火锅
感觉机器人代替普通厨师的时代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