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2月23日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正式发布
文件中涉水工作相关要点有哪些?
让我们一起来看!
一、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一)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
(三)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建设内容,完善农民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机制,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在确保省域内耕地保护任务不降低前提下,稳妥有序退出河道内影响行洪安全等的不稳定耕地。加强传统梯田保护。
(五)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用好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力量,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建设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全面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推进蓄滞洪区关键设施建设和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平原涝区治理,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加快修复灾毁农田及灌排设施。
(九)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扎实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二、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防止思想松懈、工作松劲。
(十一)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研究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
三、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十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十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规范和引导农业农村领域社会投资,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十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
四、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十七)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
(十九)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推动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协同治理,基本消除农村较大面积黑臭水体。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区域系统治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处理。
大力推进“三北”工程,强化资源协同和联防联治,提升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效果。
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强化长江珍稀濒危物种拯救和重要栖息地生态修复。
五、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二十四)维护农村稳定安宁。
健全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燃气、消防、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和排查整治。
六、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二十七)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十八)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
(二十九)统筹推进林业、农垦和供销社等改革。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用水权改革,加强取用水管理,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推广运用节水灌溉技术。
文案 | 罗景月 王鹏翔审核 | 陈锐监制 | 樊弋滋责编 | 罗景月制图 | 王瑜校对 | 王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