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今天(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突然爆发。

三年后的今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开启第二任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发现“腹背受敌”,胜利已无指望,想求和却上不了谈判桌,美国正磨刀霍霍逼着“还债”。

俄乌多久能停火?相关各方命运如何?今天《夜观天下》来聊一聊。



美国图穷匕见



俄乌冲突是二战以来欧洲大陆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给俄、乌、欧三方带来了巨大损失,重塑了欧亚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

而美国是获利的一方,带火了自家的军火生意,逼得欧洲资金逃往美国。特朗普还开出一张5000亿美元的账单,向乌克兰索要“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从拜登到特朗普,如今终于图穷匕见。难道美国三年来是下了一盘大棋?

美国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俄罗斯一怒起兵



首先来说俄罗斯,当年美国执意主导北约东扩,想要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当然不干,于是一怒之下出兵乌克兰。

分析人士认为,正是美国和北约精心设计了“乌克兰陷阱”,打的就是让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的主意,这样就能从中使坏,企图颠覆莫斯科政权。

俄乌冲突的本质,是俄美之间的博弈,乌克兰只是美国找的一个随时可以抛弃的“工具人”而已。



乌克兰借一还五



表面上看,美国一直在支持乌克兰,给它军火、资金,以及其他各种援助。

但特朗普一上台,翻脸速度堪比川剧“变脸”。谈判桌都不让乌克兰上,就想摁着他的头停火。还要求乌克兰以矿产资源等偿还5000亿美元。

实际上,三年来美国援助乌克兰的,不超过1000亿美元。(泽连斯基披露:美国提供了约67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及315亿美元的财政支持)借一还五,高利贷也没有这么黑吧?

再看战场上,俄罗斯已经控制了乌克兰约五分之一的土地。失人失地失掉资源,乌克兰苦战三年,只得到一代人都还不完的外债。

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会谈持续了约四个半小时。



欧洲明白了自身处境



同样被排除在谈判桌外的欧洲,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处境。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被美国拉着,对俄实施全方位制裁。然后“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欧俄之间的能源合作被削弱,欧洲从此用上了美国的高价气。加上欧洲多国用巨额资金援助乌克兰,导致国内经济受困,通货膨胀加剧。

俄乌冲突还使美国顺势扩大了在欧洲军工市场的份额。各国的老旧装备大多送往乌克兰,而补充的新装备多为美国制造,美国至少有31个州、71个城市的军工企业受益。

在俄乌冲突延宕的背景下,一些欧洲国家民众失去了对传统主流政党的信任,导致极右翼政治力量不断崛起。这些党派反对欧盟,强调国家主权优先,可能动摇欧洲一体化进程。

2024年12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中)与当时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右)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后走出爱丽舍宫。新华社发(亨利·施瓦茨 摄)



停火还有较多环节要走



美国撺掇俄乌两国打了三年,如今真的能停火了吗?估计还有较多的环节要走。

首先,俄美两国在后续谈判中一定会坚持自身利益,未必能迅速达成共识。

其次,乌克兰方面希望实现停火的前提是获得可靠的安全保障,但目前美国提出的计划中,并没有包含安全保障条款。

第三,欧洲还想借助各方力量,回到谈判桌上,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和安全需求。

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在霸权国家的血色棋盘上,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乌克兰来说,那些“所有的馈赠,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对于欧洲来说,重温了那句老话:“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


今天的世界很不安宁,全球还有多个不同规模的军事冲突和战争正在发生。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时候做一些严肃的思考了。

川观新闻记者 王桃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观察者网等

主播:廖文卓

文案:王桃

摄像:朱文博

制作:朱文博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赖永强

川观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