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近日,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发布《成都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从支持药械研发创新、提高临床研究质效、支持产品临床应用、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构建完善产业生态五个方面提出25条政策措施。该政策措施自2025年2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支持药械研发创新方面,《政策》支持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研发。比如对1类创新药,完成临床前研究、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的,按相应阶段研发投入的20%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700万元奖励,仅需完成早期临床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的,按相应阶段研发投入的20%分别给予最高400万元、700万元奖励。

此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脑科学与脑机接口、AI+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等领域,支持生物医药领域创建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药传承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医学平台建设,支持天府锦城实验室加快建设。

提高临床研究质效方面,探索建立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临床试验预备队列,协调推动组建区域生物样本库联盟,统筹医疗大数据、实验动物等研究资源。支持建设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病房,支持医疗机构引育临床研究人才,加快引进一批“大PI”(主要研究者)。

支持产品临床应用方面,探索建立创新药械产品目录,推动加快入院应用。医疗机构不得以尚未进入医保目录、用药数量、药/耗占比等原因限制创新药械入院。鼓励医疗机构配备或更新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配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依法依规推广核医学、细胞与基因治疗、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数字健康等方面创新产品。对优化重大疾病诊疗方案或填补诊疗空白的重大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探索医保付费支持机制,支持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优化保障范围,建立“惠蓉保”特药遴选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广医保“三电子两支付”场景应用。

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方面,对首次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的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首次进入50强、30强、10强的企业再分别给予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对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3亿元、5亿元、10亿元的药械品种,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500万元。

构建完善产业生态方面,推动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完善生物医药企业(机构)“白名单”管理制度,对新引进的生物医药领域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技术技能人才,按规定享受人才安居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