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杨艺茂   乐山观察 牛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厚植农业发展优势,推动‘三农’工作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2月18日,乐山市举行农村工作会议,直指“三农”工作新年新目标。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22年至今,乐山“三农”工作已连续12季度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乐山将以农业特色产业建圈强链为抓手,立足“土特产”,培育“新赛道”,打造“大单品”,探索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乐山路径”。

这条路径怎么走?

“培育肉制品和林竹五百亿级,茶叶三百亿级,蔬菜一百亿级,粮油、水果、中药材、特色水产、调味品等超十亿级产业链。”乐山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利用好优势资源夯实产业发展本底至关重要。今年该局将牵头编制《乐山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协同推进工作方案(2025-2027年)》,14个部门和各县(市、区)构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

乐山还将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基地强基、链主选育、科技赋能、品牌培育“四大工程”,推动精制茶、竹产业、调味品、粮油、肉制品、道地中药材“六区建设”。“要支撑一产增加值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上述负责人说。

做强产业发展载体也至关重要。乐山将持续实施“百园千亿工程”和“211”园区培育计划,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扩面。园区增量项目、配套项目与农产品加工项目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一体谋划、同步实施,让园区成为承载城乡融合发展的主战场。

适应消费新需求,新兴崛起的特色产业值得关注。为此,乐山将以新茶饮供应链、方便食品等区域性加工集聚区,出口绿茶、禽蛋、道地中药材、商品蔬菜等区域性商品集散区建设为引领,带动53家国、省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一企一策”培育计划,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生态圈。

“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乐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还需要持续擦亮农业品牌,推动“乐字号”“土特产”走出去,提升竹叶青、森态源等龙头企业产品IP含金量,打造更多龙头企业品牌、爆款产品品牌。随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的发展,乐山将利用好中欧班列、“川货寄递”工程等载体,深化成乐、渝乐、绍乐区域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乐山将投入真金白银,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其中,整合中省财政资金1亿元左右,支持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紧跟项目建设,全市21个2025年拟开工建设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计划投资金额达8.49亿元;33个“十五五”期间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105.19亿元。

乐山还将开启拉练赛马机制,以赛促投,推动更多项目有效落地。聚焦联农带农促增收,推广“农业+”新模式,配套农业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创新推行“人入企”“地入社”等模式,将闲置公共资产、闲置农房等“冷资产”变为乡村发展“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