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17日19时15分,《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突破121.21亿元,超过《侏罗纪世界》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9名。
在国内,也许没有哪部电影比《哪吒2》牵连出如此多“小人物”的故事,自带搞笑属性,天生乐天派的“石矶娘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端着破旧碗,吃着“泔水饭”的土拨鼠小妖;甚至连小妖怪都会说,“我是配角,小配角”……
电影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血肉饱满,令人共鸣。他们是小人物,也是现实中努力“踏出一条路”的普通人——
自春节档电影上映以来,红星新闻记者连日探访这部《哪吒2》背后参与制作的成都企业、园区以及工作人员,他们是一群极致的“细节控”,一群敢开拓的“手艺人”。他们,共同托举了这部“成都造”。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超过《侏罗纪世界》,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9名
成都创作人就像“鸭子凫水”
看似优雅闲散,实则全力以赴
春节假期结束后,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千鸟动画还没有复工。据公司创始人之一杨科介绍,因为员工日常工作太辛苦,这次干脆给他们放了12天的长假。
据了解,千鸟动画拥有一百多名员工,大部分都参与了《哪吒2》的十分钟制作,但仅仅就这十分钟却耗费了千鸟动画与主创团队可可豆动画两年的合作时间。
在效率上,对于生意人,这并不一定是笔合算的买卖,但作为创作者,杨科认为,好的作品一定会被人看见和欣赏,只要能参与优秀项目,大家都会不遗余力地托举和付出。
杨科介绍,自己从事动画制作行业近20年,认识《哪吒2》的导演饺子也有二十多年了。在他看来,一部片子制作得怎么样,在早期阶段,也就是几乎画完一部片子的分镜时就能看出来,“游戏动画产品的制作周期很长,需要人能‘熬得住’”。
▲杨科
据悉,导演饺子的处女作《打,打个大西瓜》耗费三年打磨,凭《哪吒1》大火之后,又带着团队闭关五年继续“死磕”。杨科很清楚,成都很多制作团队能出作品,靠的就是饺子这样的人二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他借用一位老前辈的话来形容成都的创作环境,“大家在成都,就像河里边游的鸭子,表面上看着很安静,其实腿下边很忙”。
水上部分优雅闲散,水下部分全力以赴,杨科认为成都的创作人像“鸭子凫水”,耐得住打磨的性格,很容易产生爆款精品,“成都环境纯粹、安逸,反倒会让成都很多创作团队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作品里。所以成都的IP研发能力很强,不光有哪吒,还包括十万个冷笑话、王者荣耀等IP的研发。”
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产业园内的千鸟动画也是一家成都动画制作公司的缩影。没火之前,在大众面前默默无闻,但办公室墙上却早已经挂满了承制的作品——游戏CG《王者荣耀-宫本武藏无双》《王者荣耀-墨染江湖》以及动画电影《深海》《姜子牙》《茶啊二中》等。
动画人是“i人”,都被饺子和杨科提起过。作为饺子的老朋友,杨科解释,虽然公司同在一个园区,距离只有百步,但两人几乎很少交流。
不过“i人”有时候为了作品,也会着急。可可豆动画的执行制片人陈姐就被杨科开玩笑地称为“大嗓门”,他分享,因为双方在制作过程中频繁互动,在影片制作过程中遇上棘手的情况时,可可豆动画的执行制片人陈姐上一秒还在电脑前回消息,下一秒已经走到他办公室楼下“扯开嗓门喊人了”。
红星新闻记者问杨科,对于一家业务量已经饱和的公司,《哪吒2》的爆火有哪些意义?这位“i人”淡淡地说,是员工被“看见”这件事。“这会鼓励公司动画人们更加坚定对动画制作的信念,相信理想主义者也会有出路。”
“企业再小的事,都是天大的事”
永远期待下一个“成都造”
随着电影《哪吒2》持续走红,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持续吸引市民游客扎堆前来“打卡”。
可可豆动画所在的园区火了,但很少有人知道,2013年,可可豆动画的前身饺克力动画工作室曾“蜗居”在高新区创业路16号的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里。
▲可可豆动画门口,不少人来“打卡”
作为该基地首批被“孵化的种子”,成都政策扶持和业务对接等服务,帮助该团队熬过了初创的艰难时刻。2015年,可可豆动画正式成立,《哪吒1》被“死磕”精神打磨出来,2019年凭借超过50亿元票房“封神”。2020年,入驻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可可豆动画被寄予厚望。
随着《哪吒2》的爆火,接下来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像可可豆动画这样的“从小到大”,在成都被慢慢培育的文创企业并不少。
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灵泽科技就是一家专注于游戏开发的初创公司,其前身承接了大量国内外大厂的外包订单。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公司决定将品牌升级为自主研发游戏的工作室。在初创阶段,灵泽科技曾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
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迅速行动,协调数字经济局及相关机构,为灵泽科技争取到了房租延缓支付的期限,助力公司推进游戏研发。
“企业再小的事,对于我们都是天大的事。灵泽科技的《明末:渊虚之羽》预计将于今年发行,这将是继《黑神话:悟空》之后,中国第二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3A游戏。”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工作人员很骄傲地介绍了下一个“成都造”。
被吸引而来的蓉漂
一个逐渐完整的文创“朋友圈”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哪吒2》中少年哪吒的那句怒吼,最早是从成都声娱文化的录音棚中发出来的。
成立于2012年的声娱文化配音团队前后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电影的配音工作。这也是继《哪吒1》之后,声娱文化与可可豆动画的又一次合作。
但最早,《哪吒》的配音并没有首选在成都。制作电影《哪吒1》时,配音导演陈浩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饺子导演为了找到配音团队,全国跑了上万公里,最后找到的团队离自己公司仅2000米。这点与声娱文化公司创始人兼CEO唱寰宇所讲述的成都配音环境相契合。
▲声娱文化创始人兼CEO唱寰宇
唱寰宇在成都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了本地创业,但过程并不轻松。唱寰宇解释,过去几十年,专业的配音演员大多聚集在北京,在成都深根十余年的声娱,成为西南地区少有的声音全案制作公司。声娱文化执行总经理曾蓁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在过去,很多声音后期制作需求都习惯向北京等地寻找相关资源,成都本地有高标准配音作品交付能力的企业在前几年可能不太受到主流市场的关注。
据了解,在成都十几年的经营过程中,声娱文化服务过非常多的国内头部优质项目,例如游戏《王者荣耀》《暗区突围》、广播剧《剑来》等。目前声娱文化拥有多个专业录音棚和杜比全景声混音棚,在硬件设施上的持续投入达到数百万量级。2024年,公司投建并使用的全景声混音棚是西南地区首座对外开放的杜比官方认证混音棚。
“这些年,成都的文创产业正在崛起,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才储备,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扶持文创产业的发展。成都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顶尖的影视、游戏、动漫项目落地,还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创‘朋友圈’。”曾蓁表示,成都的文创企业正在逐渐打破地域限制。
像声娱文化公司这样在成都开拓市场的创业公司还有很多。今年参与了多部春节档大片特效制作的“明星”企业墨境天合,2017年公司就开始谋划,他们希望在总部北京之外再找一座城市开分公司,让员工既能在事业上奋斗,还能有不错的安家之地。
▲墨境天合办公场地,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动画效果
对比了多座城市,墨境天合视效成都CEO、视效总监刘颖认为,成都汇聚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连续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包容度极高。这种包容不仅体现在对不同文化的接纳上,还体现在对影视产业相关人才的吸引力上。
于是,人们在《哪吒2》里能看见来自天南地北的成都制作团队:专攻视觉特效的墨境天合,2018年正式在成都成立分公司;参与了电影全流程制作的南京“独角兽”企业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也在成都开设分部……
因为一部《哪吒2》,这些在成都怀揣梦想,努力工作的普通人被关注到,当观众为电影里每一个出彩的小角色而惊喜,走出电影院,这部“成都造”的朋友圈还在持续不断地破圈、交汇。那份拼搏的“燃”,仍在创造着神话。
来源:红星新闻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