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文/视频

你可能都还没发现,打开京东APP,最上方与“首页”并行的选项栏“秒送”中,新增加了一个项目:外卖。

2月11日,京东宣布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并给出十分有吸引力的政策——今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有趣的是,当天深夜,美团也似乎用行动在回应京东这一举措:发布公告称将于近期公布“取消骑手超时扣款”具体方案。

“新玩家”入局就免佣金,“老师傅”取消超时扣款。他们这是都不想赚钱了?

仔细推敲推敲,就会发现背后的端倪。

先说京东为何入局?

外卖和商品零售都是在网上买东西,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重要答案之一是:频率。衣服、电器等商品,可能平均几周甚至一个月才买一次,且在配送方面次日达甚至几日达都在大家心理接受范围内。而外卖APP是许多人每天都要数次打开的,且点餐后顾客有时恨不得马上就送到。外卖,拥有更高的“及时度”。

要知道,开启一日三餐且同一时间段订单量高峰涌入的外卖业务并不是一件易事。美团能成为这个领域巨头的重要原因,是其拥有最大规模的骑手团队,总计超700万人。

京东外卖是其即时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他们也一直在加码即时零售,整合原有的小时达、京东到家等业务,推出“秒送”,目标是实现“最快9分钟送达”。

及时配送体系成熟后,就有了入驻外卖业务的“入场券”。虽然京东并未公布投入外卖的配送人员具体数量,但相信其已有能力满足外卖业务初期的人员支撑。

有这个能力,不代表非要做这个事儿。为什么在美团饿了么已稳定“两分天下”的局势中还要入局?

近几年,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一直在扩张,美团外卖不仅卖一日三餐,还卖商超产品,甚至是3C家电,这可是传统电商平台的核心业务。

京东需要进一步增强自身原生用户黏性,避免在“万物到家”的竞争中失位。而增强黏性、提升用户活跃度的一个现成手段,就是外卖。

通俗一点说,京东有了外卖业务,用户就可能从几天点开一次APP,变成了一天点开几次APP。本来是为了点外卖,顺道看到了首页有吸引自己想买的东西,是不是大大增加了“剁手”的概率?

正如最开头提到,京东外卖很讨巧的一件事情,是没有单独成立专门的外卖APP。当然,一方面专门再开APP会有运营压力,但相信提升本身APP的活跃度一定是重要原因。

面对“新玩家”入局,美团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当晚就发布公告表示近期公布“取消骑手超时扣款”具体方案,直指当下外卖配送环节中最广受诟病的痛点:骑手被算法追着跑。

对于广大驾驶员来说,一个“体感”十分明显的头疼情况是外卖小哥的“鬼探头”。2024年,仅广州一地就查处超过12万起外卖电动车违章行为。

其实“超时扣款” 本质是利用 “损失厌恶” 心理,副作用明显。骑手们为避罚款常采取逆行等危险行为,形成安全隐患。

美团表示,此次“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方案的核心,是转向 “积分制 + 容错率 + 投诉联动” 的复合体系,如设置 “超时单率容错阈值”,用积分制奖励准时,更科学地管理骑手。

这样的正向改变,在让外卖配送更科学安全的同时,将增强平台自身的美誉度,为品牌提供更强的竞争力。

但这两家平台跨出的这一步,要达到理想效果都不会容易。如京东面临当前订单密度不足、商家覆盖有限等问题;如何平衡免佣金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也需考虑。美团的取消超时扣款到底能不能有实际成效,顾客吃饭的及时需求又如何平衡等,也要等待时间检验。

不过,有更多元化的平台入局总归是好事,这能让市场得到更充分竞争,避免一家独大后的垄断隐患。相信在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本地生活也会越来越好。